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陕州区
罗马字母拼写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三门峡市  陕州区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地理实体概况

陕州区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隶属于三门峡市;东与渑池县交界,西与灵宝市接壤,南依甘山与洛宁县毗邻,北临黄河与山西省平陆县隔岸相望,东西南三面环抱三门峡市区和湖滨区。地处北纬34°24′至34°51′,东经111°01′至111°44′,东西长65.25公里,南北宽48.8公里。

地势地貌

陕州区地势南高北低,东峻西坦,呈东南向西北倾斜状。地貌基本可分为山区、丘陵和原川3种类型。山区为中山和低山。中山分布于南部;低山分布于东北部。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最高点马头山海拔为881.5米、熊耳山海拔为885.3米;西部为原川区,本区黄土层厚约20米至70米,地面由南向北呈阶梯降落。海拔最低308米,最高为1466米,相对高差为1158米。

气候特征

陕州区地处中纬度内陆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多受蒙古冷高压控制,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夏季炎热、雨涝;秋季气候凉爽,雨水减少。以候温(5天为一候,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大于22摄氏度为夏,小于10摄氏度为冬,介于10摄氏度至22摄氏度之间为春秋划分季节。春季总天数为56天,夏季为103天,秋季为66天,冬季为140天,冬长春短、四季分明。

水文特征

陕州区河流属黄河水系。陕州区共有大小河流33条,西部和北部流域面积1039平方公里,内有大小河流20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3条(苍龙涧、青龙涧、清水河),由南向北注入黄河;东南部为洛河水系,流域面积570.8平方公里,内有大小河流1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条(永昌河、大石涧),自西向东注入洛河。

矿产资源

截止2013年7月,境内发现矿产地164个,其中中型矿床13处,已发现矿藏32种,探明储量的3种,保有储量居全市前三位的有2种,已开发利用的有8种。黄金矿主要分部在陕州区南部崤山腹地,矿产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市第二位,已探明储量30余吨,已知金矿床、矿点、矿化点总计17处;铝土矿已发现矿产地10处,总储量约1亿吨;煤炭有9个煤田,探明储量近3亿吨,保有储量约为2.2亿吨,年产量约200多万吨,居全市第3位;石灰石矿探明储量近2亿吨,年产量近200万吨。

地热矿泉

陕州区地热矿泉水是位列陕州区黄(黄金)、白(铝土)、黑(煤炭)、水(地热矿泉水)4大优势资源之一。境内地热矿泉水分布区域面积约4.1平方公里,泉口水温65℃左右。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水中富含钾、钠、钙、镁等对人体有益的宏量和微量元素,适宜饮用和洗浴。

植物资源

陕州区植物属华北植被类型,境内有植物700余种,分种植作物和树木两大类。种植作物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食用菌、药材等;树木陕州区共有树种400余种,分用材林和果树两大类。用材林为泡桐、大叶扬、国槐、刺槐、椿树、楸树、箭杆扬等;果树为苹果、桃、杏、梨、柿、核桃、枣等。

动物资源

陕州区境内动物有400余种,分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两大类。家畜家禽2006年末大牲畜存栏14.49万头、猪12.34万头、羊15.39万只、家禽201.03万只;野生动物有珍稀鸟类白天鹅以及豹子、狼、山鹿、羚羊、山猪、獾、狐狸、啄木鸟、喜鹊等。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