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马村区
罗马字母拼写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焦作市  马村区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地理实体概况

    马村区于1956年10月3日始建,1956年12月建立人民委员会。1957年12月30日马村区、李封区同时改为郊区。1958年8月28日重设马村区,辖待王、安阳城、百间房、马村4个公社。1958年10月13日撤销马村区,建立马村区公社。1962年2月14日重新恢复马村区人民政府。1968年2月22日成立马村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9月撤销马村区革命委员会,建立马村区人民政府。

  目前,马村区总面积1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780公顷。总人口14.3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8.4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9‰。辖安阳城街道、演马街道、待王街道、马村街道、武王街道、冯营街道、九里山街道等7个街道。

  马村区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有盘古开天地、华夏祖先伏羲女娲成婚、女娲补天、轩辕黄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原始社会末期,位于黄河流域中游的怀川文明就吸引着四方百族,成为华夏民族发祥地的中心地带。

  马村区是商汤革命的起始地。武王伐纣的前沿根据地。后汉光武中兴的大本营;是“正始玄风”的策源地和以八封为灵魂的太极文化的产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国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脉地。[10] 马村区是大师泰斗的故里。孔子、李白、白居易、韩愈等各历史名人曾在此或游历、或隐逸、或葬归于此。魏晋时的“竹林七贤”曾在修武百家岩隐居游览。春秋战国时期,马村区古代的手工业也发达。以采矿、冶炼、制陶、编织和工艺美术为主。战国时期已有了煤炭开采业,至明清时期具有了相当的开采规模,延续至今。从考古发掘的文物看,春秋时期这里已开始青铜器制作,东汉时山阳已成为全国较大的冶炼基地之一,宋代出现了以制作兵器、农具为主的作坊群。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