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获嘉县
罗马字母拼写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新乡市  获嘉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地理实体概况     获嘉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新乡市西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区新一焦一济产业带上的节点城市,承东启西,贯穿南北。县域面积473平方公里,辖9镇2乡,219个行政村,43万人。县城区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建成区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著名的“花木之乡、建筑之乡、乒乓之乡”,中国同盟文化发源地、宁氏祖根地。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多规合一”试点县、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被授予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河南省林业生态县、河南省绿化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历史人文深厚。人类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相传神农炎帝为发明医药而遍尝百草,在获嘉境内留有他的足迹(后人为纪念他,在今冯庄镇新安屯村的西北隅建有“神农庙”)。3000多年前,周武王伐纣会盟诸侯于此,捧土筑坛,誓师盟誓,谋成牧野之战,奠定周朝之基,留下了同盟山、武王庙、72将军冢等大量遗址和历史名胜,被誉为中国同盟文化发源地、封神故里。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越国丞相吕嘉叛乱,汉武帝讨伐,获吕嘉首级,遂以其地置县,赐名“获嘉”。获嘉是宁氏祖根地,有崇宁寺、宁邑故城遗址等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其中马皮舞、杨庄木板年画、罗汉拳等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自然条件优越。获嘉位于中原城市群“豫北工业走廊”中部,县域全境为平原,地势平坦,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区位优势明显,南距郑州国际机场80公里、东距京珠高速20公里,处于中原城市群紧密层1小时经济圈和新乡市30分钟经济圈,是晋煤外运、南太行旅游的重要通道。自然资源丰富,人民胜利渠、武嘉干渠2条引黄灌渠流经全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紧邻县境,引黄调蓄工程正在实施;是西气东输第一个用上天然气的县城。
       农业品牌显现。获嘉是我国南北花卉的交汇点,是南花北上和东花西引的天然驯化场,也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百合鲜切花基地,正逐渐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优质百合鲜切花生产供应基地。花卉业生产已经有300年的历史,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中国花木之乡”的称号。获嘉太山大白菜素有“浑汤”之特色,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赞为“浑汤大白菜”,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已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获嘉黑豆子粒大而园且有光泽,具备“子粒油黑发亮,内仁碧绿、晶莹剔透”等特色,是当地历史悠久的名优特产,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被誉为“黑王珍珠”,已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工业发展迅速。有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1个精细化工专业园区。县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政府确立的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楼村精细化工专业园区位于全国文明村——楼村,成立于2003年。是河南省批准成立的一家专业化、高科技产业集聚区,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家通过区域环评的专业园区。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