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宜阳县
罗马字母拼写  Yíyáng Xià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洛阳市  宜阳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据多方考证,宜阳之命名缘由,是取山南为阳,水北为阳之义,过去宜阳治所在宜阳山之南,宜水之北,宜阳之名源于此。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洛阳市西南部,县政府驻地距市政府驻地28千米。县政府驻地城关镇红旗中路6号。东邻洛阳市洛龙区,西邻洛宁县,南邻嵩县,北邻新安县。辖城关镇、柳泉镇、韩城镇、白杨镇、香鹿山镇、锦屏镇、三乡镇、张坞镇、莲庄镇、赵保镇、樊村镇、盐镇乡、高村乡、花果山乡、上观乡、董王庄乡,共11个镇、5个乡,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有343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1616.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73953公顷。园地面积14.20平方千米。林地面积278.67平方千米。草地面积299.77平方千米。建设用地面积241.14平方千米。总人口74.28万人。县政府驻地人口6万人。有汉族、回族、满族等17个民族。境内河道属洛河流域和伊河流域,洛河流域面积150.72平方千米,伊河流域面积6100多平方千米。其中洛河境内干流长68千米。全年全县水资源总量1.979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648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1.5703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重复量为1.2384亿立方米。陆路有省道246、247、318、319、323,郑卢一条高速公路在境内通过。汽车站一个,即宜阳县汽车站。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无霜期224天左右,年降雨量500-800毫米。地势西高东低,南山北岭。地貌特征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岭中为滩,洛河东西全境穿”。除三乡、韩城、柳泉、香鹿山、张坞、莲庄、城关镇、锦屏镇部分村庄位于洛河川区外,其他乡镇均处丘陵区。宜阳是农业大县,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发展广阔。全县划分为4个农业区,即宜北丘陵粮、烟、油区,洛河川粮、棉、菜区,西南山林牧区,宜南低山粮、烟、油区。农作物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兼顾发展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红薯、谷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油菜籽、蔬菜、烟叶等。宜阳土质、气候条件适宜,生产条件优越,粮食播种面积86319公顷,是全国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县、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优秀示范区、河南省造林绿化模范县。近年来,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特色种植,逐步形成了现代烟草、畜牧养殖、花卉果蔬、油料作物、黑色杂粮、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特色农业优势凸显。宜阳是全国第一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整县推进单位,共有14个植烟乡镇,建设了河南中烟张坞基地单元、湖北中烟黄鹤楼品牌赵保基地单元、川渝中烟娇子品牌石村基地单元等5个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宜阳畜牧业规模化发展步伐加快,拥有豫西地区最大的韩城肉牛交易市场,以雨润集团福润公司为龙头,辐射带动了新大牧业、董大牧业、鹅宿牧业等项目建设。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17.8万亩,总产量56.1万吨。林地总面积78.7万亩,其中有林地65.1万亩,森林覆盖率26.7%,荣获“河南省林业生态县”称号。香鹿山生态园经过六期建设,被确定为“省级森林公园”。全县药用植物200多种,名贵药材10余种,丹皮、丹参、柴胡等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地下矿藏品种多,储量大,有较高开采价值。有各类矿产41种、矿产地85处,其中煤炭探明储量4.2亿吨、石灰石6.5亿吨、铝矾土780万吨、硅石1755万吨。煤不仅储量大,而且开采历史悠久,分布在城关镇、锦屏镇、樊村乡、白杨镇4个乡镇,年开采量约150万吨。工业方面,青岛啤酒制造落户宜阳,并培育了刚河轴承、美哈斯节能新材料等一批“专、精、特、新”的行业明星,形成了轴承、拖拉机等“八大产业基地”和装备制造、硅镁新材料、新型材建“三大主导产业”。前进科技化工集团公司拥有17项国家专利和爆破技能职业培训学校(全国同行业唯一)、国家级民爆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公办幼儿园有宜阳县实验幼儿园,小学154所,普通中学58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其中宜阳县第一高级中学为河南省普通高中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有县文化馆1座,艺术表演团体2个,公共图书馆1座。县属医院有宜阳县中医院、宜阳县人民医院、宜阳县第二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18所,卫生防疫机构1个,妇幼卫生机构1个。宜阳文物古迹及山水名胜遍布全县,是西周召伯听政之处,东周时期毛国、战国时期韩国的都城,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李贺故里。境内灵山寺是洛阳白马寺的“姊妹寺”,花果山被命名为“中国西游文化之乡”,锦屏山由武则天赐名并亲题“锦屏奇观”。据有关文献资料考证,有仰韶、龙山文化和商周等文化遗址14处。战国韩昭侯墓、晋高祖陵、曹魏二杜墓等古代名人陵墓38座。韩国故都、汉八关城、眉城、福昌城、古石城、寿安故城等古城址15座。汉光武庙、五花寺塔、灵山寺、龙潭寺、虎头寺、福昌阁、白杨古桥群等古代建筑10余处。位于三乡境内的李贺故里,以唐代杰出诗人李贺和秀美的山川风景驰名中外。自晚唐以后,历代社会名流多有造访,写下大量的题咏诗词。花果山作为洛阳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自1989年开发建设以来,吸引了数百万省内外游客。灵山古刹,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独有的寺院特色,尤其是一年一度的灵山庙会,给宜阳的旅游业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主要历史事件甘之战、秦与韩争夺宜阳之战、刘秀将赤眉军于宜阳、史思明在宜阳被杀、闯王军活捉宜阳知县、姜明玉攻打宜阳城等。其他信息:长途电话区号:0379。邮政编码:471600。政府网址http://yy.iy.gov.cn。宜阳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舞龙、舞狮、旱船、九莲灯、苏羊竹马、大响器、唢呐、高跷、秧歌、曲艺等。每年在滨河公园举办“滨河之声”文化广场活动。宜阳县是中国西游文化之乡、全国卫生县城、全国烟叶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优秀示范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河南省造林绿化模范县、河南省园林县城、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县、河南省安全生产先进县、河南省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县、河南省环卫工作先进县、河南省烟叶生产先进县、河南省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先进县、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连续四年获得河南省双拥模范县、连续五年获得河南省农建工作最高奖“红旗渠精神杯”。福昌庙会2009年列入“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羊竹马2011年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宜阳灵山庙会2012年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