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内埠镇
罗马字母拼写  Nèibù Zhè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洛阳市  汝阳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汉唐时期,在广成泽北部形成了江浙通往陕西的丝绸古道。商贾往来,多在此歇息,交易,形成内地贸易货栈,故名内埠。因镇政府位于内埠村,故名内埠镇。
地理实体概况 内埠镇地处汝阳县北部,东邻汝阳工业区、汝州市,南与陶营镇相连,西接蔡店乡,北与伊川县接壤,距县城26千米。镇政府驻人民西路49号,电话区号是0379,邮政编码是471211。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1.7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01千米,总面积69.42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92.5人。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5.502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305人,城镇化率6%。总人口中,男性27985人,占50.8%;女性27037人,占49.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4952人,占99.8%;其他民族有回、苗、土家等11个民族,共70人,占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长率5.5‰。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和北部丘陵起伏,东南部是平坦广阔的“内埠滩”。黑石岭从西南部西金庄、南坡一带入境,向东延伸至大安与五纵山余脉相接。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东南和西北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20.5℃,年平均日照259天,年平均降雨量653毫米,全年无霜228天,平均相对湿度43%。属黄河水系。西部有柳沟、杜庄河,向西汇入伊河。省一级水库陆浑水库东一干、东二干灌渠覆盖全境。耕地面积34.67平方千米,人均760平方米。农业总产值2011年达到4568.7万元,比上年增加8%,农业增加值2749。9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7.8%。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2亿元,比上年增加21%,工业增加值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65%。2011年末有幼儿园8所,在园幼儿1200人,专任教师30人;小学19所,在校生2500人,专任教师16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846人,专任教师4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个,其中镇卫生院1所,标准化农村卫生室19个;病床7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3张。专业卫生人员63人。2011年镇卫生院完成诊疗1.35万人次,住院手术2569台次,出院病人2569人次。2011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33户,人数2152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76人,支出18.85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02人,支出17.32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59人次;农村临时救济713人次,支出7.6万元。焦柳铁路从北部穿境而过,与洛界高速、太澳高速、省道汝安路、大蔡路交织成网,焦柳铁路汝阳县铁路货场年吞吐量80余万吨,距洛阳机场47千米,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在历史上为商埠重镇,2009年河南省汝阳县文物普查队在内埠镇内埠村发现与古丝绸之路有关的“丝纶市”石刻。镇区存有关帝庙、天爷庙、安阳宫等庙宇,多为清代所建。上岗底村有大槐树1棵,枝肥叶茂,树龄达500年之久,村内有八楞石碑、四石碾顶庙、一所三孔桥等古建筑。湾寨村的城隍庙建于明万历年间,其现存大殿是清雍正年间重建。行政区划单位是乡,行政级别是乡级行政区,行政区划代码是410326105,上一级行政区是汝阳县。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