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会盟镇
罗马字母拼写  Huìméng Zhè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洛阳市  孟津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因武王召集八百诸侯会盟于此,故而得名。简称“会盟”,古称“孟津”,现为“旧孟津”(该镇的老城村为孟津故县城,后改老城乡,今为孟津县会盟镇),是著名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旧孟津”是一个具有四千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县,是龙马负图之处,伏羲画卦之所。八百诸侯会盟、刘邦绝河亡秦、伯夷叔齐扣马劝谏等历史上许多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旧孟津”(今会盟镇)。
地理实体概况 会盟镇地处孟津县东部,东接巩义市,南依邙山,西连白鹤镇,北临黄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千米,总面积为128.8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地在陆村,行政区划单位为乡级行政区,行政区划代码为410322101,上一级行政区为孟津县。电话区号0379,邮政编码471123,距孟津县城17千米。辖扣马、扣西、小寨、花园、东良、台荫、小集、铁炉、吕村、双槐、李庄、下古、老城、雷河、油坊、孟河、马庄、屋鸾、上河19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陆村居委会,下设249个村民小组。辖区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143人,全部为汉族。 会盟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丰富,黄河大渠东西流经全镇20个行政村,土壤有机含量高,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特产有黄河鲤鱼、优质水晶米、孟津贡梨、芦笋等。会盟荷花节是洛阳地区的旅游品牌节会,位于会盟镇银滩农业观光园,这里的荷花很有名,种植面积大,品种多,所以每当夏季7、8月份荷花进入开花期的时候,蔚为壮观。 地处黄河滩区,地形西高东低,南部高,北部低,地势低平。黄河大渠流经全境,境内长17千米。境内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建筑用沙。农业耕地面积30平方千米。滩涂面积33.33平方千米。农业总产值达到5.6亿元,农业增加值2.4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莲藕等。畜牧业以养猪、养鸡为主。水果种植面积10平方千米,主要品种有梨、苹果。 工业上,初步形成了通讯电力铁塔制造、大型桥梁管道、化工贸易、机械加工、新型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工业企业81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教育上,有幼儿园14所,小学11所,初中3所,普通高中1所,镇成人教育学校1所。医疗卫生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个,其中县级医院3家,卫生所1村1个;镇中心有占地2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一个,花园式住宅小区5个,有3.5万伏变电站一座,供电能力充足;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都在镇设立了分行和营业网点。交通运输上,连霍高速、二广高速、焦柳铁路过境;国道207线、省道314线、旅游专线会小(会盟至小浪底)路过境;陆扣路过境,境内长17千米。公路总里程140余千米,镇村硬化道路通组通户率达到95%以上;黄河公路大桥纵贯南北,洛(阳)常(平)公路交会过境。 历史古迹有河图之源负图寺、王铎拟山园、狄仁杰故居、会盟台、李密饮酒台、白云观等。老城东门内有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故居。 历史遗迹有老城村(原孟津县县政府驻地,1959年才迁至长华),有明末清初礼部尚书,著名书法家、画家王铎的旧居。台荫村之南山有隋末瓦岗军起义领袖李密宴请部众的饮酒台遗址。东良村的白云观:又称皇姑冢,在东良村东南半千米许的邙岭翠云山北半坡上,是一座利用沟坡建成的有地面建筑和窑洞的道观,扣马有“八百诸侯会盟津”的会盟台。 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商代末年“八百诸侯会盟津”和“伯夷叔齐扣马谏”(今扣马会盟台遗址)以及史前"龙马负图出于孟河",伏羲氏依图画八卦、造书契、创造文字的历史传说(雷河村的龙马负图寺)。 会盟镇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荟萃。旅游景点有国家AAA级景点王铎故居,龙马负图寺、省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众多名胜,保护区内有白鹤、丹顶鹤等珍禽150余种10万余只。民间传统戏剧、说唱、唢呐、排鼓、舞狮、旱船、高跷、龙灯、杂耍等,常于春节、灯节、庙会庆典时自演自娱。曾荣获河南省民俗表演大赛金奖、河南省首届鼓舞大赛金鼎奖、中国中原国际旅游节优秀组织奖等。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