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宜路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Yílù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周口市 郸城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宜路系西汉宜禄县故城。清顺治《沈丘县志》记载:“宜路店,据旧志,此店或曰迷路。盖因其地荒蔓,行人多有迷之者,故以‘迷路’名。或日宜陆。盖因其地从新安集以北为大湖,每岁秋水一望无际,行者多舟,至此方可舍舟登陆,故以宜陆名。二说俱无所考,然于理皆可从。”至今仍有人以“迷路店”称之。后因客商过往日益频繁,有人以“驿路店”书之,民国年间曾称驿路乡。今人简称宜路。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郸城县东南部,镇政府距县人民政府驻地23千米。行政区域代码为411625105。两省(河南、安徽)三县市(郸城、沈丘、界首)相邻处,东与安徽省界首市芦村镇、邴集乡相邻,南与沈丘县杨集乡、洪山乡相邻,西与东风乡相邻,北与石槽镇、秋渠乡相邻。省道郑留公路(商丘市北郑阁至沈丘县留福镇)经宜路集南北穿境。镇人民政府驻宜路,辖宜路北头、宜路南头、段庄、王康楼、前陈、刘老庄、三里、高庄、张寨、杨庄、孙寨、倪集、徐庄、牛庄、王楼、吴庄、张庄、党庄、马寨、于寨、岳庄、小侯、大侯、界碑、左庄、井路口、孙老家27个村民委员会,有141个自然村,下设36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82.0000平方千米。总人口8.30万人,皆为汉族。境内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微倾。耕地面积8.3万亩,全镇灰质黑老土面积占40%,两合土面积占40%,黑底潮土面积占20%。新蔡河从该镇西北部左庄入境,康庄出境,南北走向,境内长11.2千米。常胜沟从该镇中部南北穿境,由杨庄入境,于李庄出境,境内长12.3千米。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中药材等。工业总产值4.7亿元。有企业136家,其中个体私营企业37家。省道329南北穿境,并在宜路镇交会,境内长13.2千米,大型桥梁3座,加油站2个。有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室21个,幼儿幼儿园4所、小学30所、初中1所,镇卫生院1个,村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所25个。宜路古城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他信息:本地种植中药材远近闻名,种植药材历史悠久。该镇成立了全县第一家“中药材研究协会”和“中药材购销总公司”,年创产值4000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1500元,靠中药材致富的农户接近6000户。中药材已成为宜路镇支撑特色经济的顶梁柱。邮政编码:477176,电话区号:0394,联系电话:0394-3371650。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