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张明乡 |
罗马字母拼写 |
Zhāngmíng Xiāng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周口市 商水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明初张、李二姓于此建村,始名张李村。清道光三年(1823)杨、阎、王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构成1村4庄(张庄、阎庄、李庄、杨庄),后张、李二姓组织修寨,取名张李寨,后演变为张明寨,村民慢慢又把“寨”字省掉,称张明。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商水县西北部,距商水县城35千米。东、东北与西华县西夏亭镇隔沙河相望,东南邻邓城镇,南与谭庄镇接壤,西邻漯河市召陵区老窝乡,北与郝岗乡相邻。设东老门潭、河渡口、王岗、董湾、胡庄、沟西、龙胜、董范、沱河地、蔡庄、屈庄、东张明、西张明、陆间楼、寺王、后马、坡杜、闫庄、夸陈、尚集、曹庄、周济铺、大连庄23个村民委员会,40个自然村,设有199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地西张明村。行政区划代码:411623208,长途电话区号:0394,邮政编码:466142。辖区总人口5.26万人,民族有汉族、回族。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千米,总面积61.367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62人。地处黄准平原,地势平坦。境内最高点张明南坡,海拔平均50.5米。土质为黄沙土、两合土、黏土和黑土。属季风半湿润气候,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5℃,1月平均气温0.2℃,极端最低气温-16.7℃。7月平均气温27.5℃,极端最高气温43.2℃。生长期年平均90天,无霜期年平均245天。年平均降水量50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200毫米(1975),极端年最少雨量30毫米(1997)。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8月,8月最多。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沙河沿乡境东北部流经,境内长6.5千米。黄碱沟横穿乡境中部,境内长4千米。从黄碱沟引发的大小沟渠70多条,纵横交错,水利资源丰富。耕地面积6.2万亩,人均1.17亩。拥有大型农业机械160台(辆)。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蔬菜等。畜牧业以猪、羊为主。防护林2000亩,经济林225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70万株,林木覆盖率26%。初步形成以小麦、花生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体系,工业总产值达9500万元。有商业网点365个,专业集贸市场1个。全乡财政总收入97.2万元。全年一般预算收入87.2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6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200元。有文化站1个,图书馆(室)1个,文化大院3个,农民业余剧团5个,舞龙、舞狮、唢呐队8个。有幼儿园1所,小学19所,初中2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拥有各类科技人才368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74人,经营管理人才110人,技能人才1288人,农村实用人才2210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68张,每千人拥有病床1.3张,村卫生室23个,拥有医生141名(其中卫生院44人、乡村医生97人),每千人拥有医生2.7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有体育场地4处,安装健身器材18处。有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50多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电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1835户。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85户,人数2345人,支出202.6万元,比上年增长2.2%。医疗救助4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60人次,共支出4.8万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360户,560人,支出78.7万元。孤儿48人,支出23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1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2.9万元,比上年增长0.55%。敬老院3家,床位95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2%。省道219过境,境内长3千米。有邓城—张明公路、张明—周济铺公路、郝岗—舒庄公路3条县乡公路。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17个,乡村通邮率100%。固定电话3150户,移动电话15865户。境内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董范遗址(新石器时期)。宋代“天爷阁”,始建于1042年,位于龙胜村,保存完好。2011年荣获周口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周口市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周口市信访“四无”乡镇等荣誉称号,2012年荣获周口市服务查办案件工作先进乡、周口市清洁家园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