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化河乡 |
罗马字母拼写 |
Huàhé Xiāng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周口市 商水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化河原名义兴寨。清初化姓在此漕河湾内定居,村南、村西紧临漕河,形成天然海河并于清同治年间筑寨,始称义兴寨。后以姓氏、河流和寨命名为化河寨,简称化河。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商水县境东南部,距商水县城6千米。东邻平店乡,南依汾河与固墙镇相望,西接姚集乡,北靠城关乡、东城街道。设何楼、曹楼、张坡、杨树东、任庄、大柴、马庄、谢楼、高老、化河、宁楼、陈庄、大庄、小庄、南郭、三里长、后郭、王教、东化、肖庄、大王庄、高楼22个村民委员会,73个自然村,下设168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地化河村。行政区划代码:411623204,长途电话区号:0394,邮政编码:466199。辖区总人口40300人,以汉族为主。辖区总面积39.274平方千米,东西最大距离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17.4人。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降水不均。冬季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集中,春秋温暖季节短,春夏之交多雨风。多年平均气温14.5℃,1月平均气温0.2℃,极端最低气温-21℃(1955年1月),7月平均气温27.5℃。无霜期年平均223天,年平均降水量785.1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7月至9月,7月最多。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境内最大河流汾河沿乡境南部流过,漕河贯穿乡境中部,东干渠横穿北部。农业耕地面积3.7万亩,人均0.86亩。拥有大型农业机械236台(辆)。粮食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辣椒、甘蔗等。畜牧业以猪、鸡为主。防护林500亩,经济林7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32.4万株,林木覆盖率56.2%。渔业以鲤鱼、鲢鱼为主。财政总收入400万元,全年一般预算收入200万元,其中国税完成地方收入4.2万元,地税完成地方收入58.3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约4500元。有文化站1个,图书馆18个。有幼儿园1所,小学20所,初中2所。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有卫生院1所,病床35张,每千人拥有病床0.8张,村卫生室22个,拥有医55名,每千人拥有医生1.3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有体育场地4处,安装健身器材6处。有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50多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电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8000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70户,人数2208人,支出304万元。医疗救助6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37人次,共支出6.5万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467户,共487人,支出146万元。孤儿35人,支出25.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8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38.9万元。敬老院1所,床位100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29%。省道213南北纵贯全境,境内长3千米。焦黄公路横穿境内。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22个,乡村通邮率100%。固定电话用户3500户,移动电话用户18500户。境内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王霸墓,位于化河乡黄庄村西北,与朱佑墓相距一里许。王霸,字元伯,东汉廾八功臣之一,光武帝拜上谷太守,封淮阳侯。2013年获全县二类乡镇第一名,教育荣获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先进单位、周口市第二批中小学课程改革先进单位。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