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谭庄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Tánzhuāng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周口市 商水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据传明洪武四年(1371)谭姓始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谭庄。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商水县西部,距商水县城30千米。东与张庄乡相邻,南与巴村镇为邻,西与漯河市召陵区青年村乡接壤,北与张明乡相邻。设谭庄、冯庄、柏树王、田庄、卜刘寺、桥东、肖谭、前谭、杨楼、王寨、候庄、马村、大连湖、铁炉、韩村、曹渠、大曹、湾子、堤东、焦城、张老、三里店、十字井、康庄、新庄、碱场、曹楼、南楼、夏庄、陈庄、武庄、三李、三里桥、肖杨、马营35个村民委员会,58个自然村,下设256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地谭庄村。行政区划代码:411623107,长途电话区号:0394,邮政编码:466141。辖区总人口60600人,以汉族为主。辖区总面积90.1531平方千米,东西最大距离2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7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06人。境内地处黄淮平原,无高山丘陵,地势平坦,平均海拔50.5米。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为季风半湿润气候,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5℃,1月平均气温0.2℃,极端最低气温-16.7℃。7月平均气温27.5℃,极端最高气温43.2℃。生长期年平均90天,无霜期年平均245天,年平均降水量50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200毫米(1975),极端年最少雨量30毫米(1997)。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8月,8月最多。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河流总长度48千米,河网密度0.56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最大河流为汾河,从谭庄镇境南端沿境而过。新枯河经谭庄镇境中部自西向东纵穿全境。高底河自北向南连接新枯河和汾河。农业耕地面积8.4万亩,人均1.39亩。粮食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蔬菜等。畜牧业以猪、鸡为主。防护林3800亩,经济林423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08万株,林木覆盖率28%。工业初步形成以粮食加工和面粉精加工、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达到64025万元。财政总收入437万元,全年一般预算收入279万元,其中国税完成地方收入86万元,地税完成地方收入193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450元。有文化站1个,图书馆13个。有幼儿园3所,小学25所,初中3所。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有卫生院3所,病床176张,每千人拥有病床3张,村卫生室35个,拥有医生235名,每千人拥有医生3.8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有体育场地4处,安装健身器材18处。有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50多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电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3582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175户,人数2896人,支出209.5万元。医疗救助6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241人次,共支出6.5万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60户,支出78.7万元。孤儿63人,支出30.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09.2万元。敬老院1所,床位12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43%。南京—洛阳高速公路、漯河—阜阳铁路、省道238呈三条平行线横贯全境,与省道219在镇境西部交汇,构成横贯东西、纵通南北的交通枢纽。省道219过境,境内长6千米。有县乡公路3条。南京—洛阳高速公路在谭庄镇境设有上下站口。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45个,乡村通邮率100%。固定电话用户4360户,移动电话用户28567户。境内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村遗址,马村遗址是商水县迄今为止发现最大最早的母系氏族社会人类居住遗址。出土有春秋战国以前鼎、夹砂釜和甑陶庄等。1992年被省教委命名为义务教育示范乡镇,1999年被周口地委、行署命名为地区级文明单位,2004年被批准为周口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2011年获省级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禁实”工作先进乡镇、省档案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周口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周口市文明村镇、周口市工业强镇。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