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袁老乡 |
罗马字母拼写 |
Yuánlǎo Xiāng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周口市 商水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据传此地为三国时期袁绍故乡,后人口繁衍增多,分支迁居外地建村,称此村为袁老家,简称袁老。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商水县境东南部,距商水县城17千米。东、东南与项城市南顿镇毗邻,南与魏集镇接壤,西南与固墙镇隔汾河相望,西接化河乡,北临平店乡。乡政府驻地袁小庄村。设二府集、张桥、东马庄、三仙庙、方庄、郭庄、南李庄、刘湾、袁老、元关庙、老虎庄、袁腰庄、郑桥、杨寨、马河、樊庄、朱屯、承屯、王屯、东连桥、袁高楼、前刘楼、王庄寨、南曾庄、罗堂、贾阁、贾寨27个村民委员会,62个自然村,下设192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划代码:411623203,长途电话区号:0394,邮政编码:466122。辖区总人口49900人。以汉族为主,达49280人,有回族620人。辖区总面积62.27平方千米,东西最大距离12.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4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01.6人。辖区地处黄淮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平均海拔47.5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4.5℃,1月平均气温0.2℃,极端最低气温-9℃(2008年1月),7月平均气温27.5℃,极端最高气温37℃。生长期年平均285天,无霜期年平均223天,年平均降水量758.1毫米。降雨集中在7月至8月,7月最多。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清水河流经乡境东部,汾河从西南部沿境流经,漕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乡境中部,与6条干渠共同形成纵横交织水利网。耕地面积5.2万亩,人均1亩。拥有大型农业机械180台。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蔬菜等。经济林8000亩,农民住宅四周树木30万株,林木覆盖率20%。水果种植主要品种有桃、葡萄、梨、柿子等。畜牧业以猪、羊为主,渔业以鲤鱼、鲶鱼、鲢鱼为主。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041元。工业初步形成以纺织加工、劳保制品、皮鞋制品为主导的工业体系,罗堂、贾阁、贾寨等村40%以上妇女从事渔网编织,每人每月收入1800元左右。共有商业营业网点近800个,专业集贸市场4个,商品销售总额达36000万元,比上年增加22%。财政总收入325万元,比上年增加14%。全年一般预算收入225万元,比上年增加13.5%。全乡有文化站1个,图书馆(室)20个。有幼儿园1所,小学23所,初中2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拥有各类科技人才349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70人,经营管理人才104人,技能人才1223人,农村实用人才2096人。有卫生院1所,病床95张,每千人拥有病床2张,村卫生室27个,拥有医生82名,每千人拥有医生1.6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6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0%。有体育场地2处,安装健身器材场所4处,参加体育活动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7%。有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50多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电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1626户。全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26户,人数2324人,支出200.6万元。医疗救助13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00人次,共支出4万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425户,491人,支出65.2万元。孤儿65人,支出31.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7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25.2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120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78%。省道217穿境而过,境内长4.5千米。有县乡公路10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3个,乡村通邮率100%。固定电话用户1200户,移动电话用户5600户。本乡袁老村为三国时期东汉大臣袁绍故里,在袁老村西南河湾处塑有袁绍雕像。2013年被评为周口市平安建设工作先进乡镇。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