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练集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Liànjí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周口市 商水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明初此地有五冢相连,贾鲁河流经此地建有码头,客商云集,自发兴集,曾名连冢集。清咸丰年间筑寨,名连冢寨。清末称练集,后称尹练集,简称今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商水县境东部,距商水县城、周口市区各10千米。北部、东部与川汇区李埠口乡相连,东南与黄寨镇接壤,南、西南与平店乡相接,西与城关乡相邻,西北与川汇区南郊乡搭界。镇政府驻地练集村。设刘楼、薛套、朱集、东刘坡、王寨、南胡庄、村李、时庄、田楼、耿楼、河沿、闫桥、梁寨、东粱庄、梁楼、五所楼、曲吴庄、练集、中杨庄、马庄、周楼、东钱营、曲三所楼23个村民委员会,89个自然村,下设204个村民组。行政区划代码:411623102,长途电话区号:0394,邮政编码:466112。辖区总人口5.56万人,以汉族为主。辖区总面积54.3平方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2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85人。辖区地处黄淮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地势低洼,平均海拔47.5米。属温带季风气候,温度适宜,四季分明,降水集中,旱涝不均。多年平均气温21℃,1月平均气温15℃。7月平均气温32℃。生长期年平均280天,无霜期年平均210天,年平均降水量70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130毫米,极端最少雨量4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7月至8月,7月最多。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主要河道清水河从西北向东南延伸而下,三干渠从镇境中部流过。境内有拦河闸河沿闸。农业根据政策调整,发挥优势,强化引导,培育“一园一区一基地”已初具规模。“一园”即朱集、刘坡高效农业示范园,现在特色种植面积达2200亩。“一区”是以城练路为中轴线辐射王寨、杨庄、田楼、耿楼、练集、刘楼、钱营等村的现代农牧种养区,现已流转土地面积4000多亩,仅王寨村的粮油、小麦育种基地就占地1000多亩,耿楼村的有机疏菜、练集村的紫薯、刘楼村的草莓、钱营村的蜜桃等特色种植正初具规模。“一基地”即以马庄、周楼、薛套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仅丹参、牡丹育苗就达300亩。工业以“巧媳妇工程”为载体,打造了“四大板块”产业,自2013年以来镇党委政府通过三年来的努力,逐步形成以钱营、杨庄、胡庄、刘坡、王寨、村李、梁楼、梁庄、三所、五所、梁寨等村为中心的渔网编织专业村,产品销往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以薛套、练集、刘楼、钱营等村为中心的毛发加工基地,集中专业生产商26家。以周楼、马庄为中心的麻袋回收加工业,经过加工过的麻袋销往全国各地。以田楼、耿楼、闫桥为中心的变蛋加工业,现有40多家加工户。全镇从业人员每年收入达5000万元。全镇耕地面积5.4万亩,人均1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药材等,瓜果蔬菜种植品种有黄瓜、番茄、萝卜、白菜等。畜牧业以猪、鸡为主。林地面积0.1万亩,经济林4500亩,林木覆盖率25%。水果种植面积0.1万亩,产量2935000千克,主要品种有葡萄、苹果、桃、柿子等。渔业以淡水养殖、鲫鱼、鲤鱼养殖为主。拥有大型农业机械148台。财政总收入510万元。有文化站1个,图书馆(室)23个。有幼儿园7所,小学24所,初中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4个。卫生院2所,病床175张,村卫生室43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有体育场地25处,安装健身器材8处。有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50多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电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1000户。农村“五保”供养对象428户,452人,支出140万元。保障孤儿36人,支出22.1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7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21万元,比上年增长50%。敬老院2家,床位160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90%。南京—洛阳高速公路从镇北部过境,境内长7.5千米。漯河—阜阳铁路横穿境内,县乡公路2条。镇区道路总长度8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9米。有邮政网点6个,投递点25个,乡村通邮率100%。固定电话用户2607户,移动电话用户10800户。境内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庄遗址,位于商水县城东6公里处的杨庄村东南部,出土文物有罐口沿、鼎腿、鬲足方座闹簋铜车马饰等。2012年2月被评为周口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镇,2013年分别荣获周口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周口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周口市人口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先进镇。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