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黄寺岗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Huángsìgāng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信阳市 潢川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据传宋时,黄姓建宗庙于此,称黄氏庙,岗随庙名黄氏岗,后聚落临此交通要路两侧建,亦随岗名,后历经演变,为黄寺岗至今。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潢川县城东部,东与桃林铺镇相连,南与传流店乡、江集镇接壤,西与伞陂镇相邻,北与谈店乡毗连。人民政府驻黄寺岗居民委员会,距县人民政府18.2千米。总人口4.28万人,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1.2千米,总面积116平方千米,电话区号0376,邮政编码465116。下辖黄寺岗居民委员会,白树、官渡、长堰、白露河、肖坎、马大塘、史寨、油坊、桥梁、高店、邓寨、新建12个村民委员会。辖有16个居民小组、272个村民小组。民族以汉族为主,宗教信仰以基督教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南北狭长;地形中部垄岗起伏交错,属丘陵地区;西部白露河畔为平原。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境内有白露河,属淮河水系,流经白术、官渡、长堰、白露河等村,长21千米。鲇鱼山西干渠过境,境内长19.8千米,80%农田实现自流灌溉。另有小一类水库2座,二类小型水库3座。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雹灾、风灾、虫害等。雹灾较大一次发生在2010年7月,境内新建村、桥梁村、邓寨村、高店村受灾严重,受损水稻面积1200亩。农业耕地面积6.3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畜禽业以猪、鸭、鱼为主。工业以加工业为主,有工业企业22家,其中大米加工企业8家,商业外贸共有商业网点160个,城乡集贸市场5个。境内有幼儿园2所,小学11所,初中2所,职业高中1所。境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共15个,有13个村实行合作医疗。镇区道路现有“三纵五横”框架,“三横”即新312国道、老312国道和新街;“五纵”自东往西分别是和谐路、富民路、发展路、小学路、粮食路。有312国道横贯境内东西,境内长6.8千米,各村由“村村通”公路连接,通车率达100%;另有邮政所1处,电信企业3家;客运站1个,日客运量达1500余人;自来水厂1座,主管道6800米,支管道9500米,自来水普及率35%;35千伏变电站1所,实现了户户通电。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剪纸、皮影戏、嗨子戏、扁担戏、光州大鼓、光州渔鼓等。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