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卜塔集镇
罗马字母拼写  Bǔtǎjí Zhè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信阳市  潢川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古为长兴集,自河岸东崩,此集有崩塌之虞,众爱此集而呼朴塌集,后几改隆兴集无成,故雅化为卜塔集至今。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潢川县西南部,距县城4千米。东南与白店乡接壤,西与光山十里镇隔河相望,北与老城街道为邻。人民政府驻卜塔集居民委员会,距县人民政府10千米。总人口3.1万人,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2千米,总面积40平方千米,电话区号0376,邮政编码465131。下辖卜塔集1个居民委员会,上游、涂棚、鳌鱼、马湖、塘埂、李湾、高湾、六里、吴楼9个村民委员会;辖有13个居民小组、201个村民小组。农业耕地27000余亩,民族以汉族为主,宗教信仰以基督教为主。地势东南高,略向西北倾斜。海拔在64.4~51.5米之间,属丘陵垄岗区。东南部丘陵区占46%,西北部平原区占54%。地貌为剥蚀类型,南部宽大,中部、北部狭长,状似蘑菇。镇南部土质为黄胶土、白散土及黄棕壤性侧渗型水稻土;北部土质为黄棕壤性潴育型水稻土。盛产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花生、芝麻等农作物。历史上是潢川县“粮仓”之一。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其特点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2℃,年平均降水量1310.8毫米,最大领水量2089.1毫米,最少降水量746毫米,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雨量较少,相对湿度76℃。年平均光照时数为2010.4小时,日照率为47%,常年最多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无霜期222天,气候温暖湿润,领暖适中。河道属淮河流域。主要河流为潢河,发源于新县田铺乡万字山北麓,从南至北流经马湖、卜塔集、李湾、六里、吴楼5个村后流入老城街道,长7.8千米。另有小型一类水库2座,小型二类水库1座。境内植物有24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占三分之二,草本植物占三分之一,林木覆盖率86%。花木种植主要有桂花、冬青、广玉兰、南天竹、雪松、黄杨等。农业耕地面积2.7万亩,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畜牧业以猪禽为主。共有商业网点130家,城乡集贸市场3个。另有花木经销公司300多家,其中国家一级资质企业6家、二级资质企业34家。花木种植面积2.6万亩。特色花木产品“金桂”获国际植物新品种登陆证书。境内有幼儿园8所,小学9所,初中1所。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5个。其中卫生院1所。潢卜公路纵贯南北,境内长4.2千米;京九铁路、沪陕高速贯穿东西,境内长9.8千米。镇内各村由“村村通”公路连接。实现村组通水泥路21.8千米。境内名胜古迹有潢河十千米观光旅游带、黄龙山生态纪念园、马家湖环半月湖及二龙山休闲度假山庄等。其中北奶庙、南奶庙两座庙宇,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及九月十九日,前来烧香拜佛,祈福保平安者络绎不绝;本地土特产有卜集姜,姜质细腻,无筋,味乡;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剪纸、皮影戏、嗨子戏、扁担戏、光州大鼓、光州渔鼓等。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