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潢川县 |
罗马字母拼写 |
Huángchuān Xià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信阳市 潢川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潢河纵穿县境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地处河南省东南部,信阳市中部,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地处豫、鄂、皖三省的连接地带,雄踞江淮之间。人民政府驻定城街道跃进东路26号。总人口88万人,总面积1666.1平方千米。县境东连固始,西靠光山,南接商城,北与息县、淮滨隔淮河相望,为豫东南中心,既是通往大别山的门户,又是沟通豫鄂皖的要地。全县辖春申、定城、弋阳、老城4个街道办事处,卜塔集、黄寺岗、付店、踅孜、伞陂、江家集、仁和、双柳树、桃林铺9个镇,来龙、隆古、魏岗、张集、传流店、上油岗、谈店、白店8个乡,共有21个乡镇级政区;辖27个居民委员会、259个村民委员会。京九、宁西铁路,上海-霍尔果斯公路、106干线,沪陕高速公路,京九、乌沪光缆,西气东输豫东支线调度中心等分别纵横境域。
潢川县城是座历史悠久的名城,一直是豫东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潢水中流,一县两城,两桥相连,南北对峙,独具一格。南城兴于西汉,称弋阳;北城建于南宋,名春申。改革开放后,酷似江南水乡的潢川城不断改造、扩建,南城秀丽、北城雄伟,融古今建筑于一体,正向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区域性中等城市迈进。
县境土质结构属淮南地盾区,系华北陆台的边缘,地层基本上由第四纪积沉物组成,受地壳变动的影响,分布略有差异。东南部覆盖第四纪黄棕色黄土状松散物质,中部为第四纪下蜀系黄土状物质所覆盖,沿河均为第四纪下蜀黄土组成。在大别山北侧几条河流长期侵蚀下,形成剥蚀侵蚀的丘陵、垄岗、河谷平原地貌,地势起伏,属立体土被结构;土层深厚,质地良好,适合大农业全面发展。
潢川县水资源丰富,有地表径流、过(入)境水和地下水,主要河道有淮河、潢河、白露河、紫泥河、春河、寨河,河道总长210千米,年均总量73.47亿立方米。境内最大河流为潢河,发源于新县万字山,由卜塔集镇马湖村入境,至西南向东北贯穿卜塔集镇、老城街道、弋阳街道、春申街道、定城街道、魏岗乡、来龙乡、上油岗乡、踅孜镇,至两河口入淮河,均属弱碳酸钙软性优质水,适于民用和工农业用水。
潢川自然资源丰富,产业特色突出。共有脊椎动物4类30目295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3种,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病虫宰、雪灾、地震、雹灾等。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有鸭、花、鳖、猪、羽毛、水产和优质粮油等,素有中国“优质糯米之乡”、豫东南“小苏州”和“鱼米之乡”美称。潢川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花木生产基地县、全国肉类产量百强县、全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县、全省畜牧重点县、全省渔业重点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生猪出口基地县、全省26个推进城镇化重点县(市)和首批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之一、全省35个扩权县(市)之一,2005年又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十一五”发展成为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中等城市的6个县(市)之一。
全县耕地面积127万亩,人均1.5亩;可利用草地面积5.6万亩,林地面积11.4万亩,水域面积33.2万亩,荒坡、荒地、荒山面积14.8万亩。樱桃谷鸭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号称“世界鸭王”。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对外开放县、花木生产基地县、生态示范县、粮食产业工程县、禽畜出口基地县和苏区县、科技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和35个扩权县之一。
全县有各类各级学校300余所,其中百年老校3所,市管中等专业学校2所,广播电视大学1所,另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育底蕴深厚,在豫东南地区久负盛名。主要学校有潢川高级中学、潢川第一高级中学、实验中学等。1991年11月荣获“全国扫除文盲先进县”,1994年至2001年连续18年荣获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2008年至2011年连续4年获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活动先进集体,1998年被河南省评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县”。
其中潢川第二中学,清光绪三十年称光州中学堂,民国期间改称河南省第七中学,省立潢中,是与南地区最早的学校之一,1978年被定为重点中学。学校各种设施配套齐全,并建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与校园网。先后两次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曾被评为省“德育先进学校”、“中学管理先进校”、“体育达标先进单位”、“为人师表、育人楷模先进集体”、集体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全县拥有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7个;各类科技人才5万余人。主要科研机构有天文科技馆、科技局、科技协会、农科所等。累计实施国家、省科技项目30余项,连续7届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申报省级专利55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推广新技术80余项,新品种50余个。
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0余个,其中二级综合医院1所,二级中医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院17所。重点医院有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其中县人民医院成立于1946年9月,1954年与县卫生院合并改称潢川县人民医院,经过60余年发展,目前已成为豫东南区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二级综合医院。
全县共有400米标准田径场5个,300米田径场10个,简易田径场28个,简易足球场6个。1996年被授予“全县体育先进县”。本地体育健儿累计取得国家、省、市、级奖牌300余枚。
目前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运、管道等4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京九线、宁西线纵横贯穿县境,在弋阳街道七里岗村交汇,设潢川站。其中京九线境内长47.8千米;宁西线境内长49.7千米。沪陕、大广高速在付店镇南端交汇,其中沪陕高速境内长30.1千米,双向4车道,设有白店出入口,东至上海716千米,西至陕西834千米;G312国道,境内长43.8千米,G106国道,境内长50.4千米;省道S338线境内长23.5千米,在仁和镇与106国道交汇。西气东输淮阳至武汉段全长460千米,潢川境内长31千米。
境内有黄国古城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湖农场。有人文、自然景点111处,其中古文化遗址51处,古城遗址13处,古墓葬28处。2010年实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登记普查文物点1185处,其中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
邮政编码465150,电话区号0376,网址www.huangchuan.gov.cn。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