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李寨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Lǐzhài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商丘市 永城市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清咸丰(1851年-1861年)后期战乱频繁,为避祸乱,原以姓氏命名的李庄群众在村子周围筑起寨墙,以便防卫,故称李寨。 |
地理实体概况 |
李寨镇位于永城市西南部,地处豫皖2省3市县(永城市、亳州市、涡阳县)交界处。距永城市人民政府50千米。镇驻地为李寨村。下辖曾楼、陈庄、大李家、丁唐、二郎、关庄、李寨、麻冢、庞庄、彭庄、苏暗楼、苏阁、苏李家、苏楼、苏小庄、唐楼、魏庄、徐庄、余庄、张迁、支庄等21个村民委员会,107个居民点。东与马桥镇为邻,南与安徽涡阳县新兴镇接壤,西与安徽亳州观堂镇毗邻,北与裴桥镇交界。辖区面积72.6平方千米,总人口3.63万人,以汉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蒙古族、苗族、白族等。耕地面积59.98平方千米,为淤土地。
李寨素有永城南大门之称,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老区,彭雪枫将军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旧址就坐落于该镇麻冢村境内;千余年的曾楼白果树下是当年“抗大四分校”学员的露天课堂,彭雪枫将军带领军民挖建的新四沟于境内缓缓流淌,1985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境内新四沟、泊沟、常沟、薛沟等环城而流;县乡两级公路在境内总长20千米。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等,经济作物以棉花、蔬菜为主。经济收入以务农为主,务工经商为辅。主要商业为批发、零售。2014年人均年收入8500元。境内道路硬化率86%,自来水普及率90%,有线电视安装率90%,楼房居住率35%。境内设有文化站1所,21个村文化室,民间表演团体5个,农家书屋21个,藏书18万册,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腰鼓、竹马旱船、高跷、柳琴戏等;有幼儿园6所,小学17所,中学1所。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病床48张,专业卫生人员47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3万人,参保率达91%。工业企业2所,规模以上企业1个。著名相关历史人物有彭雪枫将军。
1949年建国后,李寨建乡,属裴桥区;1952年李寨属马桥区何庄乡;1955年李寨复归裴桥区管辖;1956年李寨为中心乡,下辖9个高级社;1957年李寨复归马桥区管辖;1958年公社化后,李寨是马桥的一个营;1961年李寨为小型公社,属马桥区;1968年取消区后,李寨属马桥公社;1975年成立李寨公社;1983年改李寨公社为李寨乡;2009年李寨撤乡设镇。行政区划单位镇,行政级别乡级,行政区划代码411481118,区号联系电话:0370-5571056,邮政编码:476624。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