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顺和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Shùnhé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商丘市 永城市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镇政府驻地顺和集而得名。“顺和”有“昌平”、“永泰”之意,又常有贸易集会,故名顺和集。 |
地理实体概况 |
顺和镇地处永城市西北部,距市人民政府约25千米,镇政府驻东街村。下辖蔡小街、蔡庄、东街、房集、高口、高平房、高双庙、高新庄、韩庄、洪菜园、姬庄、蒋大庄、蒋蜂窝、蒋后六子、李大庄、梁庄、刘胡同、刘木匠、吕小楼、王庄、西街、夏楼、玉皇、张庄、赵路口、赵洼、赵营、赵庄埠、朱庄等29个行政村、122个自然村、230个村组。东接陈集镇,南邻沱滨街道办,西至太丘镇,北靠薛湖镇。辖区总面积60.1平方千米,总人口4.3万人,以汉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蒙古族、苗族、白族等。耕地面积36.9平方千米,为沙土与两合土土壤。
顺和集古称“埋头集”,又称“买头集”,据传,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胶西王刘印、楚王刘戊等七国发动叛乱,汉景帝命周亚夫为大将平定叛乱,斩吴王刘濞首级埋此地,故名埋头集。当地人认为不吉利,清末取“昌平”、“永泰”之意,改为顺和。
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34摄氏度。地形西高东低,属平原地貌。韩沟穿流境内,境内总长10.2千米。有县乡两级公路3条,总长30千米,有货运汽车330辆,年货运总量40.9万吨。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等,经济作物以棉花、蔬菜为主。经济收入以务工经商为主,务农为辅。主要商业为批发、零售。2014年人均年收入7500元。境内道路硬化率88%,自来水普及率90%,有线电视安装率90%,楼房居住率35%。境内设有加油站2个,设文化站1所,26个村文化大院,民间艺术表演团体3个;有幼儿园5所,小学15所,中学1所。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有1个卫生院、29个村级卫生诊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4.24万人,参保率98.7%。工业企业3所,规模以上企业1个,为金鼎食品有限公司。著名历史人物有赵浩然、赵先顺等。
1962年置顺和区顺和小公社,1968年置顺和大公社;1984年置顺和乡,2010年撤乡设镇置顺和镇。行政区划单位镇,行政级别乡级,行政区划代码411481117,区号联系电话:0370-5871066,邮政编码:476644。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