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陈青集镇
罗马字母拼写  Chénqīngjí Zhè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商丘市  柘城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相传,唐建青堌堆寺,亦称青红寺。庙前逢露水集,后聚落成村,故称青堌堆寺。清初,陈鋀,敕封文林郎,平乡县知县,迁此定居,遂为村中望族,更名为陈青堌堆集,后称陈家集,简称陈集。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柘城县东南部,距县政府驻地9千米处,东与洪恩乡相接、南与鹿邑县杨湖口乡隔惠济河相望,西与张桥乡、邵园乡、浦东街道为邻,北与大仵乡相连。下辖砖桥集、李集、王楼、小王庄、郭堂、崔李杨、陈社庙、吕关、宋杨、后徐王、大杨庄、时堂、小梁楼、曹庄、谢庄、梁湾、陈青集、许大庄、前园、周魏庄、毛堂、 王口、沈庄、党庄共24个村民委员会,100个自然村。256个村民小组。人口4.92万。皆为汉族。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千米;面积5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4万亩,人均1.1亩。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46.67米。气候温暖湿润,1月均温-0.5℃,7月27℃,年均温14.3℃。年均降水量740毫升。境内除东北部有少量淤土外,余为两合土。境内河流有三级河惠济河,长4千米;四级河永安沟,长7千米;五级河有大杨沟、李程沟、高庄沟等5条,总长17.5千米。 工业企业有柘城县佳美饮料厂、柘城县亚昌食品厂、柘城县玉良家具厂3家。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三樱椒、大蒜。畜牧业以饲养猪、羊和家禽为主。镇区建有自来水厂2座,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0%。绿化面积25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3%。有11万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电站4台,高压输电线路3条。桥梁4座,总长90米。水闸3个。 有幼儿园3所、小学16所、中学3所。农家书屋9个,藏书4万册。镇卫生院1座和村级卫生所28所。体育场地1处,9个村安装有体育健身器材。 柘(城)太(康)公路过境,县级公路3条,总长32千米。横向大道4条,纵向大道3条,总长5.8千米。 王马寺遗址:在柘城县城东南6千米高庄东。长750米,宽150米。经国家考古部门发掘,出土文物有:方格纹、兰纹、磨光黑色蛋壳陶器,红体磨光陶片、鹿角、马牙、水牛角、蚌器、石器等,确认为龙山晚期文化遗址,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蚕姑庙。 所获荣誉有2011年2月陈青集镇被中共柘城县委、柘城县人民政府授予2010年度全县民生工作“先进乡镇”。2011年获省绿化示范乡镇。邮政编码:476221,联系电话:0370-7411008,电话区号:0370。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