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柘城县
罗马字母拼写  Zhèchéng Xià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商丘市  柘城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秦置柘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改为柘城县。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河南省东部,商丘市西南部,距商丘市政府驻地50千米。县政府驻长江新城街道。辖长江新城、浦东共2个街道,岗王、安平、远襄、慈圣、城关、伯岗、陈青集、起台、胡襄共9个镇,张桥、皇集、邵园、李原、申桥、牛城、马集、惠济、洪恩、大仵、老王集共11个乡。东与睢阳区相邻,南与周口市鹿邑县相连,西与周口市太康县毗邻,西北与睢县接壤,北与宁陵县为邻。面积1041.4平方千米,东西最大距离3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3千米。耕地面积107.2万亩,林地面积32.1万亩。人口103万,以汉族为主,有回、满、苗族等16个少数民族。 地势平坦,属黄河冲积平原。西北高,东南低,微度倾斜,地面坡降1/3500。最高点在惠济乡杜屯一带,海拔52.8米,最低点在洪恩乡王瓦房一带,海拔42.9米。地貌类型为平原,细分为倾斜平地、碟形洼地、槽型洼地三类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涡河水系。惠济河贯穿西境,涡河横流南域,境内总长55千米。古黄河(废黄河)斜穿中部,其它22条季节性河流网布全县。年平均气温14.5℃,1月份平均气温-0.4℃,7月份平均气温27.2℃。年平均降水量781.9毫米,无霜期年平均210天。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系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经济作物以花生、蔬菜、芝麻、三樱椒、大蒜为主,曾被评为全国辣椒生产百强县。畜牧业以饲养家畜、家禽为主,曾被誉为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工业基本形成了以金刚石微粉及制品、医药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皮革加工为主的六大体系。是全国金刚石微粉及其制品重要的生产与集散基地。 有6所科技研发机构。1座县文化馆,22个乡文化站,1家豫剧团、1家杂技团、1家说唱团、9个民间艺术团体。4所公立医院、13家民营医院、24家乡镇卫生院。 17所敬老院。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高级中学4所、初中59所、小学293所、公办幼儿园23所。有县文化馆1个,县豫剧团、杂技团、说唱团3个国有艺术团体,城区有影院2个,民营艺术表演团体有柘城县魔幻艺术文化表演有限公司、柘城县朱郡艺术团、柘城县青年团等9个。县属医院有柘城县人民医院、柘城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柘城县妇幼保健院4家,乡镇卫生院24家。自来水厂2座,生产能力2.6万吨/日。污水处理厂1座,处理能力2.3万吨/日;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座,主变压器3台。天然气管线23千米,供气站1座。公园2座,公园面积1.094平方千米,园林绿地面积4.46平方千米。 城区道路总长度193千米,城市桥梁18座。拥有公交车60辆,出租车150辆。商(丘)周(口)高速穿境而过,境内长46.3千米,双向四车道,有柘城北、柘城西两个出口,分别通往宁陵县和睢县。商桐线、老沈线、睢涡线、骆通线4条省道过境,其中商铜线境内长50千米,双向两车道;老沈线境内长31.8千米,双向两车道;睢涡线境内长27.8千米,双向两车道;骆通线境内长34.7千米,双向两车道。有乡级公路29条,总长460.9千米。商周高速公路过境,有2出入口。商桐公路、老沈公路、睢涡公路、骆通公路境内交汇。村村通简易公路。2个长途汽车客运站,年客运总量约500万人次。 所获荣誉有2011年荣获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省级园林城、省级卫生城、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全省民族团结先进模范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县、全省安平建设先进县。2013年获全省“双拥模范县”称号。 特产有店小二三园斋味合酱菜、汉白明月酒、鸡爪麻花、安平丁家煸炒鸡、胡芹(素有“芹王”之美称)、三樱椒(被授予“中国三樱椒之乡”)。 名胜旅游景区有容湖生态公园、千树园、锦鸡园。古迹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庄遗址、故城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心闷寺遗址、旧北门遗址、炎帝朱襄氏陵;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东岳天齐庙、关帝庙、锦鸡园、朱襄氏陵遗址、中原野战军前方指挥部旧址、高玢墓等1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毛村战国墓群、青堌堆寺遗址、郭村岗遗址等8处。重大历史事件有周襄王十四年(前638)发生在慈圣镇的“泓水之战”;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二月发生在柘城县的师尚诏率数万农民军暴动。著名历史人物有三国时期魏国三朝重臣梁习;元朝监察御史陈思济;明朝吏部尚书李汝华、农民起义领袖师尚诏;抗日将领、革命烈士郑廷珍。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泥人、剪纸、麦草画、魔术、杂技等。豫东大鼓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豫东琴书曾荣获国家奖项。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