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李口镇
罗马字母拼写  Lǐkǒu Zhè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商丘市  睢阳区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明洪武十五年(1382)李德保燕王随军北征,因军功授千户,初落户李庄,后迁此建村,因临交通要道和渡口,更名李家口。又因有集市,改名李家口集,简称李口集。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南部,镇人民政府驻李口府前路8号,距区政府驻地17.7千米。东与冯桥镇毗邻,南与高辛镇、坞墙镇相连,西与毛堌堆镇、娄店乡接壤,北与闫集镇交界。隶属商丘市睢阳区,辖郜寨、谷楼、火楼、贾关庄、贾杨楼、李大庄、李口、李帽头、李辛庄、李自勺、前苗庄、清河口、任楼、顺北、顺南、孙楼、温堂、五里杨、夏楼、小吴庄、徐村铺、张集、郑老家23个村民委员会,105个自然村,199个村民小组。辖区总人口51894人(其中集镇区人口3734人),全部为汉族。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1.2千米,总面积64.3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8000亩。 地处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境内地势平坦,少沙多淤,其余两合土。大沙河东南、西北走向,源出贾杨楼,经李大庄、清河口、张集、任楼、五里杨、前苗、孙楼、郜寨、夏楼村流入高辛镇,境内长12千米,有水闸1座;古宋河南北走向,源出贾关庄村,经李口、清河口、任楼村汇入大沙河,境内长5千米。有橡皮坝1座,机井1200眼。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为早熟西瓜、蔬菜、棉花、苹果,特色种植有礼品西瓜。养殖业以饲养猪、鸡为主。工业以建筑材料、食品加工为主。 郑(阁)-留(福)公路境内长5千米,木勒公路、古顺公路、冯李公路3条县乡级公路干线在境内交会。城镇道路有府前路(东西走向,长1260米,宽20米)、林场路(东西走向,长934米、宽30米)、南环路(东西走向,长886米、宽20米)、商贸路(东西走向,长885米、宽15米)、健康路(东西走向,长900米,宽15米)、建业路(东西走向,长918米,宽15米)、富民路(南北走向,长1306米,宽15米),大型桥梁7座,加油站1处。 文化艺术有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室23个,有唢呐班、腰鼓队、豫剧团等;教育设施有幼儿园11所,小学18所,初中3所;医疗卫生有镇卫生院1所(拥有床位40个)、村级卫生室34所,敬老院1家;体育健身场地2处,有李口、小庄、顺河3处集贸市场。 有李氏追远祠,为商丘市睢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荣获河南省妇联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 行政区划代码411403102,电话区号0370,邮政编码为476100,联系电话0370-3701003。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