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坞墙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Wùqiáng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商丘市 睢阳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春秋宋襄公筑城以拒楚兵,因名襄坞,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南朝梁将陈庆之送北海王元颢至此,魏将邱大千筑城拒之,陈庆之破其城,遂为废墟,只存残墙,后为民居,因名坞墙,俗称坞襄。宋代临南京通亳、颍及江、淮间要道有集市,称坞墙集。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商丘市睢阳区东南部,镇人民政府驻坞墙村,距区政府驻地26.8千米。东与虞城县营郭镇接壤,南与宋集镇相连,西南与包公庙乡为邻,西与高辛镇毗邻,北与冯桥镇交界。隶属于商丘市睢阳区,辖常庄、陈楼、大郭庄、大孙庄、大杨庄、大赵庄、澹楼、东孟楼、段店、后赵楼、李油坊、鲁楼、牛庄、宋庄、邬庄、坞墙、校张庄、谢沟、谢袁庄、谢庄、闫楼、张楼、郑楼23个村民委员会,138个自然村,234个村民小组。辖区总人口51022人(其中集镇区人口18000人),回族占1%,其余均汉族。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7.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5千米,总面积67.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9000亩。
地处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地势平坦,主属淤土,间杂少量沙碱土。杨大河东南、西北走向,源出宋庄村北,止于张楼村贾大庄,境内长7千米,其上有一水坝位于澹楼东侧;芦河,东南走向,源出谢沟村郭楼西北,流经谢袁庄村袁楼、后赵楼村余楼,止于陈楼村崔庄,陈楼村李菜园处有一水闸,境内长5千米;小洪河源出大孙庄鲁岗经李油坊徐庄有一水闸,止于G105西侧郑楼村,境内长8千米;小白河东南、西北走向,源出邬庄村王碾盘,流经牛庄,其上有一水闸,止于大赵庄村高庄,境内长4千米。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以辣椒、烟叶、蔬菜、苹果为主,特色种植有药材;养殖业以饲养以猪、鸡为主;渔业以花鲢、红鱼、鲶鱼养殖为主,有林地16000亩,以食品农产品加工、制衣为主导产业。
有镇文化站1个,23个村文化活动室,有陈建设豫剧团、腰鼓队、盘鼓队、舞狮队、唢呐队、放映队等文化娱乐团体;有初中2所,小学17所,幼儿园7所;有镇卫生院1所(拥有床位75个)、42所村卫生室,敬老院1家;体育健身场地7所,有谢庄、坞墙、大郭庄3处集贸区;名胜古迹有商丘市文物保护单位汤王台,另有玄帝庙。
105国道境内长5.5千米;326、327省道2条,境内总长7千米。县乡公路5条,总长44千米,有汽车客运站1个,大型桥梁36座,加油站3处。
行政区划代码411403104,电话区号0370,邮政编码为476100,联系电话0370-3802302。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