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邓州市 |
罗马字母拼写 |
Dèngzhōu Shì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南阳市 邓州市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春秋归楚,称穰。战国属韩,后入秦。秦置穰县,属南阳郡。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为荆州治,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置邓州,为州治。 |
地理实体概况 |
邓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底部西缘。东北接南阳市卧龙区,东连新野县,南界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老河口市,西依淅川县,西北临内乡县,北交镇平县。南北长68.6千米,东西宽67千米,总面积2369平方千米。辖古城、花洲、湍河3个街道,罗庄、??滩、穰东、孟楼、林扒、构林、十林、张村、都司、赵集、刘集、桑庄、彭桥、九龙、白牛、腰店、文渠、高集18个镇,张楼、夏集、裴营、陶营、小杨营、龙堰6个乡,524个村委会、87个居委会,3140个自然村、51个片村,城区71条街、路、巷,乡镇共129条街、路、巷。户籍人口1713312人,其中汉族1687280人,回族24194人,高山族888人,蒙古族772人,100人以下的民族有壮族、满族、苗族、土家族、彝族、瑶族、维吾尔族、布依族、土族、朝鲜族、藏族、仫佬族。市人民政府驻市区新华中路,政府驻地人口40万人,规划面积90平方千米,建成面积32平方千米,政府网址http://www.dengzhou.gov.cn,行政区划代码411381。东北距省会郑州270千米。
夏仲康封其子于邓,历经夏、商、西周至春秋为邓国地。春秋归楚,称穰。战国属韩,后入秦。秦置穰县,属南阳郡。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为荆州治,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置邓州,为州治。明初省穰县入邓州。1913年改为邓县,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道废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南阳专区,1969年专区改地区仍属之。1988年11月撤销邓县,改称邓州市。200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中等城市试点市。2004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经济单列市。2014年1月1日,被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直管县(市)。
邓州市是国务院确定的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是全球华裔“邓姓”发源地、医圣张仲景故里、《岳阳楼记》诞生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祖居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首创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于2011年、2013年两次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农村全面推广。邓州市“编外雷锋团”作为传承雷锋精神的一面旗帜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山少岗多平原广”为邓州市的地貌特点。市境大部为冲积平原,占总面积的63%;西部、西北部边缘为浅山丘陵,占总面积的37%。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比降1/1100。最高海拨469.7米,最低海拨85米,一般海拨120米。西北有土谷山,面积6平方千米,海拨352米。西有杏山,面积120平方千米,主峰朱连山海拨469.7米,为市境最高点,400米以上山峰另有大山寨、严山。辖境河流密布,属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湍河、赵河、严陵河、刁河、排子河5条,俱过境河,另有小型河流24条。这些河流分别从北部或西部入境,汇集于东南部,注入白河,流入汉水。河流冲积在北部、中部和东部形成大面积肥沃土地。气候属北亚热带暖温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温15.2℃,最热月(7月)均温27.8℃,最冷月(1月)均温1.6℃。年均10℃以上积温4934.9℃至5547.6℃。无霜期平均229天,常年平均日照2003.1小时,历年平均气温变化幅度在26℃左右,年平均降水量745毫米,适宜农作物生长。干旱、水灾为主要自然灾害,出现概率,旱灾为十年八遇;水灾为三年两遇;其次有春季晚霜,偶有冰雹。
邓州物产丰富,多数耕地土层较厚,土质较好,主要土属有:黄老土、黑老土、黄胶土、砂礓黑土和灰两合土。盛产小麦、玉米、绿豆、黄豆、红薯、棉花、烟叶、芝麻、花生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年粮食总产7亿千克以上,棉花总产3500万千克,烟叶总产2000万千克,花生1000万千克,为全国50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并被国家确定为优质棉基地县(市),是河南省油料生产和优质烟出口重要县(市),是中国辣椒第一市和长江以北最大的莲菜基地。其中,小麦、烟叶为两大优势,烟叶以“邓片”驰名中外。家畜、家禽10余类40多个品种,其中,南阳黄牛饲养比重占黄牛总数的95%,年存栏45万头,生猪存栏70万头,家禽1500万只,为河南省南阳黄牛繁育基地之一。山羊饲养量大,皮张品质优良,为河南省山羊板皮基地县(市)之一,还有多种野生动物。林木资源丰富,矿产较多。林木57科、69属、150多种。矿产主要有水泥灰岩、熔剂灰岩、电石灰岩(包括方解石、冰洲石、水晶石、重晶石、墨玉大理石等)、高岭土、耐火土及煤、黄铁、镜铁等,多产于西部山区。杏山的石灰岩碳酸钙含量品位高达51%,水泥灰岩储藏量13亿吨,溶剂灰岩2亿吨,电解灰岩2000万吨,黑墨大理石1100万立方米,花岗岩储量600万立方米,是发展建材工业的理想基地。2014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30亿元,增长9%,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升级为二三一;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亿元,增长1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8.5亿元,增长17.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亿元,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36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10181元,增长1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2亿元,较年初增加23亿元,增长10.6%;各项贷款余额120亿元,较年初增加24亿元,增长25.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三次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提速增效。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6.2%,工业以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确定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三大主导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着力构建以凯达专用汽车整车生产为龙头,以沃尔福涡轮增压器、星光轿车车锁等零部件生产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发展势头良好。纺织服装产业突出品牌设计与研发引领,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强与中原工学院、中国网库、棉花棉纱期货交易平台等合作,建立邓州纺织服装B2B单品平台,举办中国˙穰东服装产业博览会,持续延链补链,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培育了雪阳牌彩棉纱、雪中妮牌服装、凯达牌汽车等一批知名品牌产品,雪阳商标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阳光油脂、久友面粉等4家企业荣获“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称号。
2014年有普通高中7所,在校学生19576人;公办初中52所,在校生57957人;公办小学587所,在校生171567人;公办幼儿园565所,在校生47939人;公办体校1所,在校生438人;公办聋哑学校1所,在校生42人;公办卫生学校1所、职业高中1所。民办中小学15所,在校生13776人(其中小学12所6577人,初中1所668人,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6531人);民办幼儿园148所。邓州护士、邓州幼师、邓州驾驶、邓州数控成为全国职教特色品牌。有常设科研机构2个。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均有文化站,各村有文化广场。全市有个体豫剧团1个、曲剧团6个、越调剧团3个、宛梆剧团1个、罗卷戏剧团1个、曲艺剧团的活动于城区茶社及乡村文化茶馆,演出包括河南坠子、大调曲、犁铧大鼓、平词。有国家级作家协会会员3人,1994年,冀振东著剧本《红果,红了》荣获“全国曹禺杯戏剧文学奖”。张楼乡丁湾村1996年2月15日被河南电视台报道,誉其为“中原马戏第一村”。1998年11月,张楼乡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2000年,该乡马戏团发展至15个,从艺人员600人。1997--1998年,丁湾村吴奇林马戏团代表邓州市参加南阳市舞狮大赛,连续两年夺冠。民间舞蹈有:狮子舞、犟驴舞、彩龙舞、旱船舞等。民间工艺美术有糖塑、泥塑彩绘、剪纸、编织、金银首饰。
桑庄镇孔庄村罗卷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调、大鼓书(鼓词)、心意六合拳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新芳曲剧团、曲剧研究院挂牌成立,“扫黄打非”被评为全国先进,小杨营乡被命名为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楚长城遗址等被命名为省“文物保护单位”,邓州籍运动员李露荣获巴西残奥会金牌,成功举办了全国农运会象棋比赛、全国全地形车锦标赛暨国际邀请赛等国家级赛事。有市广播电台及市电视台各1所。卫生方面,有市级医院6所,卫生防疫站、药品检验所、结核病防治所、卫校各1所。乡镇医院28所,村级卫生室700余家。
郑万高铁、焦柳铁路、蒙华铁路、国道二广高速、国道锡林浩特-海安线、省道内邓高速、省道S248线、S231线、S244线、S249线、S335线。距南阳姜营机场及湖北省襄阳机场均在60千米以内,另有县道、乡道多条,村村通道路更是四通八达,历来为豫鄂陕交通要道。
风土民俗:1、春节: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小年。这天晚上人们炕火烧、放鞭炮、祭灶神。大年三十晚上,合家欢聚,吃饺子,看晚会。正月初一,人们争相早起,穿新衣、点蜡烛、放鞭炮、烧纸上香上贡品、敬神、敬仙敬天地、祈求风调雨顺,财源广进,健康平安。早饭后,晚辈给长辈拜年。2、元宵节:俗称“正月十五”。早上吃饺子,晚上品汤圆,饭后观灯看烟花。3、婚嫁:婚姻人生大事,是人们最为重视的,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尊重的是自由恋爱。选择时有以下禁忌:<1>十二属相:相克相冲者禁结婚,民间传说“羊鼠相配一旦休,不叫白马见青牛,金鸡不与犬相见,兔子和龙不长久,虎见蛇相如刀切,猿猴见猪泪交流。”<2>金木水火土相克者,禁结婚。其过程:相亲、订亲、嫁娶、结婚当日男方设宴敬请亲朋,亲朋赠送钱财,俗称“送礼”。女方有的有结婚的前一天备宴招待亲友,亲友送礼,俗称“添箱”,也有的在结婚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借女方回门宴请亲友。4、过生:婴儿满周岁,第一个生日,亲戚等送钱、物,家人设宴招待。小孩十二周岁那年,俗称开锁子。老爸、老妈去干儿子家带上礼物和新剪子一把,将锁子剪开,放在柏子上,让水把锁子柏子一同冲走。主家这天大宴宾客。5、丧葬:死者亡故当日,主事者即着其家人、族人向死者亲友分别报表,告知其入敛时日,死者后人守灵。入殓报庙,请阴阳先生踩择墓地,出殡埋葬,烧一七与五七纸,一周年、三周年时,亲属上坟烧纸,并设宴待客。6、在每年的清明节时,人们纷纷到祖先、长者墓前烧纸钱,上坟培新土。有机关单位、学校及其他社会团体自发地到当地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丰功业绩,献出生命的先烈墓前敬献花圈、花篮,缅怀先烈,敬慰英灵,激励后人。7、每年一度的农历三月十八,为邓州市物资交流大会,会期7天,会址不定,会前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等进行预告。吸引外省、市商场、商人前来“赶会”。会上物品有布匹、针织、服装、家庭日常用品、山南海北小吃汇集,更有马戏、歌舞戏剧团前来助兴。会间,人山人海,争购物品,品尝风味小吃,规模宏大。8、每年3月3日,信奉道教的善男信女纷纷到我市构林镇贺营村的东顶,烧香还愿或游玩。那些天,东顶上空烟雾缭绕,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古代文化光辉灿烂,文物古迹随处可见。花洲书院春风堂为范仲淹讲学之处。览秀亭为北宋谢绛所建。文庙有汉石华表、金碑、元碑、明建石碑坊、尊经阁。北宋所建龙兴寺塔,其地宫有罕见的金棺、银椁、佛顶骨、舍利子等。有太子岗、八里岗等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1处,有涅阳、冠军、临湍等古城遗址。有南北朝彩色画像砖墓等多处古墓葬。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94处。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七月十七日,岳飞率军收复邓州。清同治三年(1864年)十月十四日,捻军遵王赖文光、梁王张宗禹与僧格林沁激战于唐坡街(今龙堰乡),僧王大败,仅以数十骑突出重围,逃入邓州城。为东汉著名学者、政治家左雄和唐张巡、南宋王坚、明铁铉故里。北宋寇准、谢绛、范仲淹均曾任邓州知州;范仲淹所作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即写于邓州任所。为辛亥革命河南革命军副司令王庚先,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现代汉语词典》主编丁声澍,当代著名作家姚雪垠,当代著名教育家、儿童文学作家韩作黎的故乡。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