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源潭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Yuántán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南阳市 唐河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镇政府驻源潭,故名。清朝康熙初年,原在唐河西岸老马湾为青龙镇属河路码头,为避免水患灾害,商户请求县令将集镇迁往河东岸,后东岸形成集镇,取“青龙回源归潭”之吉兆,遂定名为源潭。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唐河县北部。东部与大河屯镇、南部与古城乡、城郊乡相连,西部与桐寨铺镇、桐河乡接壤,北部与社旗县李店乡、太和乡、丁庄乡为邻。辖源潭社区民委员会、马湾、代店、齐湖、竹园、党坡、田庄、刘岗、张楼、张监庄、闫庄、姬庄、小李庄、党老庄、良于庄、党庄、崔庄、白庙冯、夭庄、刘庄、仓库、北门、仝庄、齐庄、袁楼、三王庄、贾营、椿树李、源中、王湾、宋沟、袁庄、何庄、蔡庄、徐岗、春坡、曹岗、焦岗、张岗、李岗湾、崔湾、桐柏、马梗、龚岗44个村(居)委会,168个自然村、496个村民小组。人民政府驻源潭镇,距唐河县13千米。
人口面积:人口约9.3万人,民族有汉族、回族、满族、壮族。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1.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4千米,总面积181.4平方千米。
气候: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2摄氏度。冬季严寒,夏季酷热,春秋季节温暖凉爽,四季分明、光照充裕、雨量适中。
地形地貌:源潭镇境域似哑铃形。东西为黄土平岗,经占总面积的50%。境内4条岗峦纵贯南北。余为缓倾平原和冲积河谷带平原,占总面积的34%。河流:唐河、泌阳河、毗河呈扇形布于全境,境内总长37千米,属长江流域唐白河水系。水资源总量3525万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2271万立方米,地下水1254万立方米。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境内已探明储量有铁、泥碳、石油等。
农业: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烟叶、辣椒等。畜牧业以猪、牛、羊、鸡等为主。
工业 :以小辣椒加工、酿酒、建材、木制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多种生产门类。
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380名;小学30所,在校生460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初中2所,在校生150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7%,小升初升学率99.9%,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医疗卫生:现有镇卫生院2个,村级卫生服务站39个,医护人员219人,其中镇级卫生院占地9925m2,医护人员73人,开放床位105个。
社会保障:2014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3户,人数209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305户,人数3593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705人。农村医疗救助10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61人次。
交通运输:源潭镇紧邻国道312线、沪陕高速和宁西铁路,豫240线、鲁姚路和桐少路穿境而过,全镇43个村民委员会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油(水泥)路,“村村通”公路呈放射状分布,组成了以镇区为中心的道路网格局,交通十分便利。
名胜古迹 :山陕会馆是唐河源潭山陕会馆又称关帝庙,庙前院东西分竖铁旗杆各一尊,用生铁铸成,六棱柱形,高约75米,直插云端,底座有生铁铸狮子各一尊,背驮旗杆,昂首翘头虎视眈眈。中间有二人环抱旗杆相视默语,栩栩如生。1987年定为省级保护单位。
银杏树(白果树):源潭镇东南3千米处泌阳河北岸有一棵银杏树。高10余米,径围7米,主干六枝,蓬罩周围3亩,站树下大声喧话,则有呼呼应声,晨起树冠上有雾气萦绕,眺似白云浮盖。
获得荣誉:依次荣获“河南省特色乡镇”、“河南民间文化之乡”、“市级五十强乡镇”、三星级小城镇“等众多国家、省、市、县荣誉称号。
行政区划代码:411328101。行政级别:乡级。行政区划单位:镇。电话区号0377。邮政编码:473402。
政府网站:http://ytz.tanghe.gov.cn/。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