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祁仪乡 |
罗马字母拼写 |
Qíyí Xiāng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南阳市 唐河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乡政府驻祁仪,故名。 明末,姓祁名义的人在此开饭店,后发展成村、集镇、街以人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唐河县东南部,唐河县城东南25千米处,与马振乡,黑龙镇、湖阳镇、昝岗乡和湖北省枣阳市毗邻。东连马振扶乡,南界湖北省枣阳市,西与黑龙镇、湖阳镇接壤,北和昝岗乡为邻。下辖祁仪、许河、常庄、尚冲、临泉、南岗、杜门楼、王田、兴堂、王油坊、元山、孙庄、张马店、万庄、大张庄、古沟、罗山、板仓、寨桥、老河、前棚、郭楼、蒋岗、油坊岗、孙岗、竹元26个村民委员会,279个自然村,337个村民小组。祁仪乡人民政府驻地祁仪东背街34号,原冯友兰故居院内。
人口面积:人口约4.5万人,民族有汉、回、蒙古、彝民族。辖区东西长11.7千米,南北长16千米,总面积187.2平方千米,总耕地10.65万亩。
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为15.2摄氏度。年均降水量850-910毫米。是全县暴雨发生中心地之一。
地貌特征:境内山峦起伏,岗丘纵横,以浅山区和丘陵为主,素有“三山六陵一平原”之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海拔为100米-560米,东、西、南三面环山,中部为丘陵区,北部系平岗地带。
山峰、矿藏:石柱山、画山、四工山、扁担山、马武山、晒山等。主要矿藏有石英、长石、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境内已查明地下矿藏有17种,其中金属矿产6种,非金属矿产11种。
水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唐白河水系。境内较大的河流是丑河和清水河。丑河自乡东南大张庄入境,从东部大路白出境,全长9千米,清水河源于辖区南部马武山、晒山,从辖区西北部出境,全长15千米。主要水泉有临泉、明坎泉、王李川店泉。辖区有中小型水库7座,总库容1805万立方米,流域面积39.4平方千米。
工业:祁仪乡以招商引资为契机,开发工业资源,增强财政势力。投资两千万元的豫双门业入驻县工业园区。第三产业的开展也为农民闲散就业提供了良好机遇。
农业:粮食作物主产小麦、玉米、水稻;经济作物盛产花生、棉花、油菜;山栀子、林果药业、食用菌为特色农业。
土特产:黄酒、五香糖、三鹰椒。
畜牧业 :以养殖猪、羊、牛、禽为主。
教育:幼儿园(所)19所,在园幼儿3643人,专职教师130人,小学21所,在校学生4235人,专职教职工14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学生989人,专职教职工8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辖区有民办小学3所。
卫生医疗:乡卫生院1所,房屋160间,职工3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医师14人,临床科室17个,床位50个。村级卫生所26个。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
文化: 有乡文化服务中心1个,村级文化大院10个,各类文化活动广场15处,村农家书屋9个,藏书1.8万册,有图书店、音像店、网吧共4家,县级不可移动文物7处,革命遗址6处,纪念地3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8项。
传统民居情况:乡政府驻地楼房林立,民居大多坐北朝南,部分民居随街道走向而建,农村民居多数坐北朝南,为独家小院,部分民居随地形而建,集镇民居较为集中,山区民居比较分散,多为混凝土钢筋结构。砖瓦结构现存较少。
交通运输:祁仪、马振扶、黑龙镇有柏油公路相连。祁仪乡南达枣阳、随州,北通唐河,村村通公路如网交织,道路硬化100%。
民间传统文化内涵:唢呐班子、狮子舞。
名胜古迹及旅游景点:冯友兰、冯景兰、冯沅君故居,石柱山森林公园。
著名历史人物: 冯友兰、冯景兰、冯沅君、李季、李文元、周桂祥、秦永寿、焦随东、许书欣。
获得荣誉:祁仪乡1989年被国家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先进乡”。2003年被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地认定委员会认定为“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13年被河南省绿化委员会评为“河南省国土绿化模范乡”。先后被中共南阳市委、南阳市人民政府授予“南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市文明新村”荣誉称号。被中共唐河县委、县政府评为“2013年度综合合作二等奖”。
行政区划代码:411328207。行政级别:乡级。行政区划单位:乡。电话区号:0377。邮政编码:473413。
政府网址:http://qyx.tanghe.gov.cn/。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