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七里坪乡 |
罗马字母拼写 |
Qīlǐpíng Xiāng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南阳市 内乡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地处深山河川,四周群山环抱,湍河由西绕过,因河川东西长约七华里,故名七里坪。乡政府驻七里坪自然镇,故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内乡县域北部,距内乡县城45千米。东与南召县乔端镇、板山坪镇相连,西与西峡县回车镇相接,南与马山口镇、余关乡、赤眉镇毗邻,北至与夏馆镇接壤。辖张凹、后坪、马尾、靳河、青山、后会、寺坪、流峪、蚌峪、高黄、三道河、御花园、黄沙河、野獐坪、七潭、大龙庙16个村委会,216个村民小组,共有居民 3360户,总人口 17797人,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9.5千米,总面积约33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4985亩,人均耕地面积0.84亩。乡政府驻地位于七里坪自然镇人民路中部,驻地人口1200人。
地处北部深山区,山峰重峦,整个地势轮廓,好似一条鳄鱼摆尾,昂首逆流而上,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山势险峻,千米以上高峰有云磨垛、牛心垛、牧虎顶、京子垛、红石岩、圣垛、唐王寨等。牧虎顶海拔1795米,为域内最高峰。本乡系“八山一水一分田”,土壤以黄棕土为主,兼有紫色土和潮土。 湍河是该乡的主流河,由七里坪乡大龙村入境,流经本乡八个行政村,长达75千米。七潭河、野獐河、黄沙河、御花园河、三道河、高皇河、马尾河、靳河、青山河、蚌峪河、流峪河等均系湍河支流,全长92.5千米。其中七潭河、靳河,马尾河、黄沙河四条支流发源于本乡,又在境内相汇入湍河。
属于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地处北亚热带北部边缘地带,具有明显的过渡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780毫米。
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矿藏有海泡石、花岗岩、石墨、矽线石分布广,贮藏量大。海泡石是河南省海泡石主产地,花岗岩是内乡县石材基地的主要原料地;另有金矿石、钾长石、大理石、石灰石、水晶石、铁矿石、石英石、恐龙蛋化石等。拥有林面积为361400亩,活立木材年积蓄量为5000立方米,年采伐量为1200立方米;中药材有:天麻、山萸肉、杜仲、厚朴、黄柏、柴胡、桔梗、金柴、石斛等300余种,年采摘量为40万千克;有核桃、樱桃、猕猴桃、板栗、山葡萄等20余种。经济林有油桐、生漆、核桃、柿子、栗子等;特产有兽皮、蘑菇、香菇、木耳、猴头等30余种;珍禽有豹、羚羊、野猪、獾、山鸡、山鹰等。
农业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红薯为主;畜牧业以生猪、南阳黄牛、大白山羊、家禽养殖为主。矿业是该乡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有6家。
全乡有文化站1个、小学13所、初中1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24个,其中乡级卫生院1所;体育场地13处,6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境内有北宋中期建秋林寺院遗址,唐王练兵地唐王寨、御花园、跑马岭、驻马山等遗址;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宝天曼三个精品景区:七星潭、天心洞、宝天曼峡谷漂流。
灌涨-二郎平公路过境11千米,249省道过境14.5千米,七里坪-南召县乔湍镇公路过境35千米,御花园-赵峪公路过境20千米。
行政级别:乡级,行政区划单位:乡。长途电话区号:0377。行政区划代码:411325206。邮政编码:474365。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