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石桥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Shíqiáo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南阳市 卧龙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镇人民政府驻石桥街,故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卧龙区北部。行政区划代码为411303101。行政级别为乡级。东至方城县博望镇,西至潦河坡镇,南至蒲山镇,北至南召县皇路店镇。下辖12个行政村分别为石桥一村、石桥二村、施庄村、朱村、郭庄村、和寨村、闻庄村、夏村、小石桥村、贾寨村、蔡官屯村、龙窝村,共53个自然村、138个村民小组。面积38.62平方千米,人口4.23万人,主要为汉族,还有回族、藏族、蒙族3个少数民族。政府驻地位于石桥一村社区中山路369号,驻地约0.4万人。属北亚热带温暖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9摄氏度。主要河流有白河、麦河和泗水河。白河北从姚寨村入境,南从夏村出境,段长4.5千米;麦河北从张庄入境,东南从石桥二村注入白河;泗水河北从龙窝村入境,东南从王寨出境。主要水利设施有冢岗庙水库(中型),总库容4200万立方米。石桥俗称“石桥街”。南北皆有石桥,故名。麦河环于北,洱河绕于南。西汉为西鄂县治所,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北周时废西鄂县,设盈溢镇;宋代为石桥河镇,为当时南阳县六镇之一;清代因其水旱交通便利,陆路北经三鸦通汝洛,水路南循淯水达江汉,为南阳县北最大的农贸集市,被称之为“银石桥”。清咸丰年间筑寨,南阳知府顾嘉衡题写横额石刻:东门为“界连博望”、西门为“壤错洱城”、南门为“羽翼宛郡”、北门为“拱卫神京”。1959年白河上游筑坝建成鸭河口水库,石桥航运终止。其后焦柳铁路、省道S231线、S333线等主要交通干道均经过石桥,商贸集市依然繁荣。有石桥小学、石桥镇初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石桥卫生院等单位。石桥镇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月季之乡”,东汉科学家张衡故里。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衡墓和鄂城寺塔2处。西鄂遗址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田汉茶社、清真寺、平子读书台等著名景点和古迹。地貌特征介绍:西北部为岗丘,最高海拔173米;东南部为冲积平原,海拔140米,平原面积约31平方千米。主要工业企业有南阳瑞光变压器有限公司、南阳市广利建材公司、南阳市豫香源食品厂、南阳市巧味食品厂、南阳市端旺食品厂、卧龙区隆丰硅粉有限公司等。工业总产值13.03亿元。主要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兼种植花生、西瓜、蔬菜等。石桥老姜、大蒜远近闻名。近年来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月季花卉传统种植优势,石桥镇一直把花卉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以南阳月季基地为龙头,成立月季专业合作社,有效整合了月季资源,统一标准化生产,月季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全镇月季种植面积近533公顷,年生产月季种苗12000万株,市场占有率在60%左右,并出口到德国、荷兰、巴西、瑞士、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命名为“河南省名牌产品”,其中“月季树”成功入选2008年北京奥运花卉,先后举办两届“石桥月季文化节”,成为远近闻名的观光农业。1998年月季定为南阳市花,2000年石桥镇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月季之乡”。石桥镇园林绿地面积达700公顷,绿化覆盖率40%。“月季大王”李文鲜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府网址:http://www.wolong.gov.cn/e/space/?userid=74。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