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卧龙区 |
罗马字母拼写 |
Wòlóng Qū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南阳市 卧龙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蜀国丞相诸葛亮曾在南阳隐居躬耕,号卧龙先生,其隐居之地就被称为卧龙岗。1994年南阳撤地设市建区时,因卧龙岗纵贯辖区,故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市中部,与宛城区毗邻。行政区划代码为411303。行政级别为县级。全区共辖梅溪、七一、卧龙岗、武侯、光武、车站、靳岗、百里奚、张衡9个街道;石桥、蒲山、安皋、潦河、陆营、英庄、青华、潦河坡8个镇;七里园、王村、谢庄3个乡,共20个乡级行政区;下设6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33个村民委员会,2476个村民小组。东与宛城区界白河,西与镇平县接壤,南与新野县、邓州市相邻,北与南召县、方城县相连。面积约1007.22平方千米,根据卧龙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常驻人口为92.45万人,主要由汉族人员构成,还有回、蒙、苗、藏、白、壮、满、高山、朝鲜、维吾尔、彝、土家、侗、布依、傣、瑶等民族。区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市七一路161号。属北亚热带温暖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4.9摄氏度。境内有独山、羊山、磨山、塔子山、紫山、蒲山、丰山七座孤山棋布其间。有白河、梅溪河、潦河、温凉河、泗水河、沐垢河、十二里河等河流,属长江流域汉水水系。有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钾长石、花岗岩、水晶石、紫晶石、高岭土、陶土、玛瑙及中部的独山玉等矿产。
主要交通干道已形成由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有中共南阳市委党校、南阳教师进修学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南阳农校、南阳师范学院、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等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310余所,体育场、文化馆、广场、游园等文化娱乐场所。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南阳眼科医院、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卧龙区第一人民医院、南阳骨科医院、南阳妇幼保健院、南阳市张仲景国医院等医疗机构分布于区内。
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阳武侯祠、张衡墓、鄂城寺、黄山新石器遗址;国家一级博物馆南阳汉画馆;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英庄新石器时代遗址、靳岗天主教堂、西鄂遗址、三里营遗址、九女冢汉墓、新集遗址、十里庙商、周文化遗址;以及平子读书台、百里奚故里、紫山唐王墓群遗址等,风景区有国家4A级风景区南阳武侯祠、国家3A级风景区南阳汉画馆、龙王沟风景区、独山风景区、张衡博物馆等。辖区内历史名人有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秦相百里奚,东汉伟大科学家、文学家张衡,东汉大司马、广平侯吴汉,三国政治家、军事家蜀相诸葛亮,明代户部尚书王鸿儒,政治家、文学家方九功,近现代名人有著名教育家、方志学家张嘉谋、中国人民解放军前军委办公厅主任金涛,济南军区副司令员黄春发,河南省委副书记宋照肃,二月河(凌解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军分区司令员李进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代理党委书记李泮明,中国包装专家张振久等著名人物。
重大事件: 2007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辖区内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南阳武侯祠;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穿境而过,流经我区王村乡、武侯街道、靳岗街道、七里园乡、光武街道、蒲山镇等6个乡镇街道。2010年南水北调库区移民安置,卧龙区接受淅川县大石桥乡移民1297户5212人,分别安置在辖区内陆营、蒲山、英庄三个乡镇的7个移民村等主要历史事件。2012年12月12日,该工程正式建成通水。青华、潦河、陆营、英庄等乡镇是我国五大著名黄牛品种之一的南阳黄牛主要产地。为国家优质商品棉生产、生猪出口、小麦生产、萨能奶山羊生产及山羊板皮出口等基地产区。石桥的萝卜、生姜,紫山坡的红薯为传统特产,声闻遐迩。
地貌特征介绍: 境内北部为丘陵,向南逐步过渡为平原。区内地势北高南低,南北长,东西窄,由西北向东南以浅山丘陵、垄岗和平原三种地表形态缓慢倾斜,海拔高度在90米—417.6米之间。主要工业:是装备制造、光学机电、冶金化工的重要工业生产基地,建有南阳光电产业集聚区。以银海钢材物流中心、新合作物流配送中心为龙头的大型物流企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以金鹏机电、龙升医疗器械研发中心的装备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如今,集聚区已入驻企业77家,已发展成为卧龙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内外客商投资的重要平台、南阳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工业聚集区。2014年12月2日,获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是河南省设立的第二个综合保税区,标志南阳经济从此拥有了接轨世界的大平台,对外开放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主要农业: 耕地面积86.5万亩,人均0.9亩。2014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1.3亿元,比上年增长3.7%,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9%。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4年粮食总产量302598吨, 比上年增产1.8%,其中夏粮产量162678吨,增产0.7%;秋粮产量139920吨,增产3.1%。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1.41万亩,棉花种植面积5.96万亩,产量3900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0.83万亩,产量43627吨;蔬菜种植面积24.51万亩,产量73.17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蔬菜、西瓜、甜瓜、花生等。政府网址http://www.wolong.gov.cn/。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