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卢氏县
罗马字母拼写  Lúshì Xià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三门峡市  卢氏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据考证:卢氏在原始社会为“尊卢氏”部落,后演变为卢氏古国。卢氏因氏族部落而得名。另据史料记载,秦博士卢敖在此得道成仙,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建县时以其姓氏命名。
地理实体概况 卢氏县位于河南省西部,距三门峡市区116千米。东和东北与洛阳市栾川县、洛宁县毗连,南接南阳市西峡县,西和西南与陕西省的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接壤,北靠灵宝市。有19个乡镇、367个行政村。总面积3665.7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25.9千公顷。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37.9万人,以汉族为主,达 37.5万人,占98.7 %;有回、满、蒙古、壮、藏、土家、傣、苗、黎、彝、哈尼、布依族等17个少数民族,4800人,占总人口的1.3%。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回族,4400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91.7 %。201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3.7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03.6人。被誉为“黑木耳原产地”、“中国核桃之乡”、“全国公务员先进集体”。地形地貌县域平面近似菱形,有崤山、熊耳、伏牛三大山脉,大小山峰4037座。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有河流涧溪2300多条。境内山重水复,形成“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基本地貌。由于地形影响,气候差异较大,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生长期年平均266天,无霜期年平均18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118.0小时,年总辐射115.8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630.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09天。境内河流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境内主要河流有洛河、杜关河、老鹳河、淇河。其中洛河和杜关河属黄河水系,流域面积256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70%。老鹳河和淇河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1099.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0%。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10大类52种,包括金属矿产资源5类22种,非金属矿产资源4类29种,能源矿产1种。储量较大的有铁矿、铅锌矿、铜矿、锑矿、钼矿、大理石等。全县耕地面积57.3万亩,人均1.51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为主。2011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3856公顷,生产粮食105690吨,人均278.4千克,其中小麦54500吨,玉米29075吨,豆类15916吨。农业总产值2011年达到19.86亿元。全县拥有林地233797.90公顷,森林覆盖率67.65%。至2011年末,全县完成林业总产值15.1亿元,累计造林19748公顷,其中经飞播造林2100公顷。主要林产品有香菇、木耳、核桃、板栗、猕猴桃等。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8847万袋,鲜品总产量96482吨,实现产值4.6亿元,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县。卢氏烟叶种植面积6400公顷,为县内支柱产业,是全国优质烟叶生产大县,有“代云烟”之称。动、植物资源有天麻、血参、山茱萸等各类中药材1225种。核桃、板栗等果品类30余种。有野生动物380余种,其中金钱豹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水獭、大鲵、麝等6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全国生态示范县。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猪、鸡为主,2011年牛饲养量10.48万头,年末存栏7.91万头;羊饲养量5.78万只,年末存栏2.96万只;生猪饲养量 7.95万头,年末存栏3.8万头;家禽饲养量152.7万只。畜牧业总产值3.6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8.5%。工矿企业初步形成以铁矿、钼矿、铅锌矿、锑矿、氧化钙、砂石等矿物采选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了县城东洛河两岸产业集聚区。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103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5230万元,2011年达到39.6亿元,比上年增加34.3%。交通运输有国道呼(和浩特)北(海)路、省道卢(氏)栾(川)路、郑(州)卢(氏)路、官(坡)灵(宝)路过境,其中呼北路为县内公路交通主动脉,境内全长137.9千米,纵贯县境南北。有县乡 (镇)级公路46条。有正在建设中的蒙(内蒙古)华(江西)铁路、县级客运站有卢氏县汽车站、卢氏县汽车运输公司。 商业外贸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263个,职工5547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1.7亿元,比上年增加17.5%。2011年进出口总额99.6万美元,主要产品有蜂蜜、核桃仁等产品,销往10个国家和地区,均为加工贸易出口。财政金融2011年财政总收入5.98亿元,比上年增加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98亿元,比上年增加10.8%,是1949年的1107倍,比1978年增长174倍。人均财政收入1345元,比上年增加34%,是1949年的567倍,比1978年增长149倍。文化艺术2011年末有文化艺术团体4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5个,剧院1座,电影院1座,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还有西关体育场、人民会堂、生态休闲园等设施。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卢氏县艺术团。民间艺术有社火、锣鼓书、剪纸、木板年画、面塑、皮影等,其中卢氏剪纸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2011年末有幼儿园31所,小学254所,初中27所,普通高中2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成人教育机构1所,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18所。2011年教育经费达3.07亿元。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科技为2011年末拥有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12个,其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各类科技人才1.82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0.52万人,农村实用人才1.3万人。医疗卫生为2011年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86个,医疗机构完成诊疗99.68万人次,住院手术5988台次,出院病人2.67万人次。重点医院有卢氏县人民医院、卢氏县中医院、卢氏县五里川中心卫生院、卢氏县妇幼保健院。体育为2011年末体育场地275处,省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3个。体育社团34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50人。卢园广场成为全民健身中心,10%的城市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8.5%。广播电视为1992年4月开通卢氏人民广播电台。2011年末,卢氏人民广播电台有调频广播节目,广播综合覆盖率89.84%。1993年4月建成卢氏电视台;1994年8月开通卢氏有线电视。2011年末,电视综合覆盖率94.41%。新闻出版为2011年末境内有各类印刷复印企业19家,包装装潢企业1家。新华书店1家。社会保障为2011年共审结劳动争议案件46件,比上年增加15%。风景名胜有国家4A级景区豫西大峡谷;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双龙湾风景区、九龙山风景区2个;省级以下景区有瓮城瀑布、淇河水系生态旅游区、石门山风景区、红石谷樱桃沟生态观光园、熊耳山—汤河景区。国家森林公园有玉皇山、塔子山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涧北遗址、段家窑遗址、祁村湾遗址、石龙头遗址、岗台遗址、薛家岭遗址、城隍庙、兰草红25军军部旧址。文物古迹有山河口神禹导洛处、涧西卢敖洞、木桐猿人山、县城城隍庙、北关清真寺、南窑兴国寺、青山千佛窑等。教育基地有县烈士陵园、虢台庙烈士陵园、五里川曹靖华故居、尊师亭、兰草红25军军部纪念馆、木桐四分区纪念馆。著名人物有唐朝开国名将张士贵,明朝耿家两尚书、明代忠臣李都堂,民间教育家曹培元、一代宗师曹靖华等。重大事件1923年至1924年卢氏农民三次围城斗争;1932年红3军转战卢氏;1934年红25军突出卢氏重围;1939年中共卢氏县委建立;1945年5月中日石大山激战;1946年新四军在卢氏建立革命根据地;1947年9月陈谢大军解放卢氏;1985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卢氏;2007年“7.30”特大洪灾。行政区划代码411224,电话区号:0398,邮政编码:472200。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