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湖滨区
罗马字母拼写  Húbīn Qū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三门峡市  湖滨区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因地处黄河三门峡水库(人工湖)之滨而得名。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三门峡市北部。是三门峡市人民政府驻地,行政区划代码411202。区政府驻涧河街道北堤路,东南距市政府1.5千米。隶属三门峡市。东至陕县,南至陕县,西至陕县,北隔黄河与山西省平陆县相望。下辖湖滨、车站、涧河、前进、大安5个街道和交口、磁钟、高庙3个乡,52个村、42个社区。面积185.2平方千米,东西最大距离2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6千米。其中城区面积3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7.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92亩,林地面积12.4万亩。总人口30.63万。主要由汉族构成,有回、蒙古、满族、壮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区人口的1.4%。湖滨区属丘陵区。南为秦岭支脉,东、西、北为中条山支脉。全区地形自东向西南逐渐倾斜,海拔在300~930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日照2261.7小时,无霜期216天,年均降水量580-680毫米。有黄河、东青龙涧河、青龙涧河3条河流,属黄河水系。黄河在境内长度为31千米,干流年平均过境水量420亿立方米,三门峡水库容量647亿立方米,最大流量3.6万立方米/秒,最小流量96立方米/秒,含沙量每立方米37.7千克。青龙涧河境内长21千米,平均流量0.3立方米/秒。东青龙涧河境内长7千米,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铝、铁、硫铁矿、石膏、建筑用石灰岩、建筑用页岩等。主要分布在高庙乡、磁钟乡一带。城区为地下水资源,为富水区,地下水埋深一般在40~80米,地下水总量3432.9万立方米。湖滨区是三门峡市煤炭化工、黄金加工、电解铝生产和林果业加工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电子工程、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位居全市第一。全区全年工业生产总值80.8亿元,工业增加值18.6亿元,工业产品销售产值77.5亿元。实现利润5.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9家,涉及烟草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全区进出口总值128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80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4719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1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和红薯为主,总产量1452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瓜类、棉花、花生、油菜等,油料产量1375吨,棉花产量30吨,蔬菜产量7.8吨;畜牧业以养猪、养牛、养羊、养鸡为主,年产肉类4721吨,牛奶8507吨,禽蛋4214吨;水果种植面积24510亩,主要品种有苹果、桃、大枣、柿子、葡萄等,果产量41724吨;林业总产值1312万元.辖区内有各类学校103所,其中高中等专业学校4所,高中5所,中学11所,小学30所,幼儿园47所,其他院校有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有教职工6320人、在校学生8.6万人。有卫生机构173个(包括个体)。有体育场所50个(包括学校),体育系统职工63人,业余体育学校1所。有戏曲研究中心、影剧院、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及文化馆、博物馆、三门峡文博城等文化场所10余处。有黄河三门峡大坝、陕州风景区、黄河公园等旅游休闲景点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宝轮寺塔、虢国墓地遗址等5处,《黄河船之号子》、《黄家烧伤药膜》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郑西高速铁路、陇海线、连霍高速、连天公路(G310)、呼北公路(G209)、三邓线(S244)、三郑线(S312)过境。黄河上有西门、会兴2个渡口。辖区内有明代刘昭妃、北宋诗人魏野等著名人物。联系电话:0398-3058635,邮政编码:472000。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