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浚县 |
罗马字母拼写 |
Xùn Xià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鹤壁市 浚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卫河、淇河在境内汇流后的河段称浚水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地处鹤壁市、安阳市、濮阳市、新乡市交界处,隶属鹤壁市。座标北纬35°26′37.05″-35°50′31.62″,东经114°15′21.75″-114°45′02.83″,属中纬度地区。
卫河由西南向东北流向,纵贯全境,将浚县分为河东、河西两部分,淇河沿西部边界南流。
县境:北与汤阴县接壤,东北与内黄县搭界,东、东南与滑县为邻,南与延津县丰庄相连,西南与卫辉市庞寨、上乐村接壤,西与淇县隔河相望,西北与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大赉店镇毗邻。
县域四至:以县城内文治阁(俗称中心阁)为起点,东至善堂镇东王楼村滑县界11.6千米,西至白寺乡前岗村西鹤壁市淇滨区界16.2千米,南至伾山办事处界牌村南滑县界8.1千米,北至王庄乡苏村北汤阴县界17.5千米;东南至伾山办事处东张庄村东南滑县界6.3千米,东北至善堂镇东海头村东北内黄县界19.3千米,西南至新镇镇西双鹅头村西南卫辉市界34千米,西北至屯子镇三角村西北鹤壁淇滨区界18.7千米。
浚县境内太古界和奥陶系无出露。寒武系在境内山丘一带有零星出露,有上寒武统和中寒武统。第三系在境内西部呈断续分布,可见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上新统鹤壁组。境内83%的面积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
浚县横跨内黄隆起和汤阴地堑两个构造单元,有东西向断裂构造和北东向断裂构造。地下水文按其岩性分为第三系砂岩裂隙空隙含水岩组和第四系沙砾石层孔隙含水岩组。域内岩浆岩不太发育,燕山期侵入岩有零星出露。
浚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南部。中部地势略高,两侧较平缓,西部从大赉店分别向东北、东南倾斜,东部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由于地壳运动及黄河频繁决口、改道,形成以平原为主,山岗、平原、河渠错落分布的微地貌格局。
境内有大伾山、浮丘山、善化山、象山、白寺山、同山6座小山和1条火龙岗。山丘面积约147.3平方千米(含钜桥镇),占全县总面积1001.3平方千米(含国营浚县农场和钜桥镇)的15.4%。其中丘陵面积130平方千米,山地面积17.3平方千米。原凤凰山、紫金山因开山取石被夷为平地。
浚县境内分布有淇河平原、卫河平原和黄河故道平原,总面积847.4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4.6%。其中淇河平原原位于县境西部,面积152.7%平方千米。卫河平原原位于火龙岗以东卫河两侧,面积约520.5平方千米。黄河故道平原位于县境东北部,面积约174.7平方千米。
浚县境内有卫河、淇河、共产主义渠是浚县重要地表水资源。
卫河系海河水系,源于博爱县皂南和辉县市白泉(一说发源于山西陵川县夺火镇南陵),至天津市入海河。卫河自新镇镇西双鹅头西北入县境,经新镇、小河、卫溪、黎阳、屯子、王庄4镇2个办事处,至王庄镇苏村北入内黄县境,长约71.5千米。
淇河故称淇水,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自卫贤镇后公堂村西北入浚县境,经卫贤、新镇、至淇门西入卫河。
共产主义渠自新镇镇北刘庄入县境,经新镇、卫贤、小河、白寺、屯子4镇1乡,北至屯子镇老关嘴东北入卫河,长44千米。
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华北平原西部边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春季多风少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全县年度平均气温14.3℃,年极端最高气温39.6℃,年极端最低气温-14.3℃。其中冬季平均气温1.9℃较历年偏高0.9℃,属于偏高,其他各季均属正常。年降水量459.1mm,较常年异常偏少120.0mm。年日照时数1751.5小时,较常年偏少19.4小时。
浚县是农业大县,县域面积966平方千米,耕地720平方千米,是华北水资源短缺县之一,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5234万立方米,人均228立方米,耕地每公顷平均2373立方米,均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约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10、耕地每公顷平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12。
浚县全年平均降水量459.1毫米,较常年相比偏少。全县总供水量1.6834亿立方米,其中生活供水0.1842亿立方米、工农业生产供水1.4992亿立方米。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100%,保持Ⅰ类水质。高度重视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解决1.655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农村居民1.6553万人、农村在校师生0.1114万人;共征收水资源费151.81万元,确保了应收尽收。全县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66.66平方千米、总面积达到460平方千米。
浚县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提升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完善了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健全了水资源管理基础体系,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得到了基本落实。
全县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为2.2942亿立方米,全年用水1.6834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目标为19.1亿立方米,全年工业用水量0.1498亿立方米,万元增加值用水量19.04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控制目标为0.672,实际达到0.675.达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控制目标。
加强了对境内卫河、淇河、共产主义渠等3条河流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加强工业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浚县古称卫河橡胶坝、浚内河城区段河道治理工程、浚县黎阳污水处理厂工程相继投入使用。浚县紫金湖引黄调蓄工程、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进入招标、施工阶段。通过工程措施,提升浚县水生态环境,努力把浚县建设成为水网相连、林水相依、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城市。
浚县将保发展、稳增长、保态势放在突出位置,认真落实服务和支持稳增长保发展的行动措施,通过积极争取计划指标、调整完善土地规划、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沟等措施,上报各类项目用地近3.13平方千米,有力保障了产业集聚区、安居工程、中鹤集团、省道215、大海线、风力发电等重大、重点项目用地。加大土地抵押融资服务力度。共办理土地抵押登记66宗,为各类企业融资9.71亿元。
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办签订目标责任书,将耕地保护目标量化管理。至年底,全县耕地保有量为713平方千米,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73平方千米,连续6年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加大土地整治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力度,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333.33平方千米,为浚县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屡创郭家整建制粮食单产高产记录等做出了较大贡献。尤其在200平方千米高标准良田示范建设中,在建规模土地整治项目2个,总投资1.7亿元,整治总面积106.66平方千米,投资总额度最高、整治规模最大。按照“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原则,从严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数量、质量并重要求,连续18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等。
新增储备土地2平方千米,将具备供地条件的储备土地及时出让,切实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土地能力。进一步加大土地供应力度,调整供地计划和布局,做到能供早供、能供快供、能供尽供。共办理土地出让27宗、面积0.96平方千米,收缴土地出让金6.16亿元,为县财政增收提供了充足资金保障,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味奠定了基础。
浚县矿产资源比较贫乏,仅有十余种,主要是非金属矿产。可用作建筑材料的矿产有水泥岩矿、砖瓦粘土、页岩、大理石岩。水泥矿岩主要分布于善化山、白寺山、同山和象山一带,层位稳定,厚度大,质量好,大部分裸露,易开采,储量约6.3亿吨。砖瓦粘土主要分布于善堂镇白毛、朱村、王楼,伾山办事处杨玘屯,新镇镇董庄,卫贤镇小李庄一带,裸露全,可采厚度1米至6米。页岩主要分布于善化山与象山交界处。大理石岩分布于象山东南一带。冶金矿产有:白云岩,善化山以东有少量分布;型砂建材砂,主要分布于屯子镇裴庄;膨润土矿,分布于屯子镇余营、原厚、三角等地。其他矿产有陶土、铝矾土、煤。屯子镇善化山一带地下有鸡窝状煤层,无开采价值。
县域内可以见到的兽类动物有黄鼠狼、野兔、家鼠、田鼠(地搬藏)、刺猬、蝙蝠等。禽类有花喜鹊、灰喜鹊(灰麻嘎儿)、水鸡、猫头鹰(咕咕喵)、麻雀、大山雀、斑鸠(咕咕)、啄木鸟(叼树虫)、一把扇、鹌鹑、画眉、黄鹂(黄莺、黄鸟)、雕等。常见的候鸟有布谷鸟(杜鹃、光棍背锄)、鹞、野鸡、吃杯茶、紫燕、大雁等。鱼类有鳝鱼、鲤鱼、鲫鱼、鲇鱼、鲢鱼(白鲢)草鱼、火头鱼等。节肢动物有虾、螃蟹、蝎子、蜈蚣、蚰蜒、蜘蛛;软体动物有螺、河蚌、蜗牛、蚬;环节动物有蚯蚓、水蛭(蚂蝗、医蛭)。两栖动物有青蛙、雨蛙、虎纹蛙、蟾蜍;爬行动物有蛇类、蜥蜴(地出溜)、壁虎、龟、鳖等。昆虫类有草青虫(草蛉)、蚜虫、地老虎、蝼蛄、食心虫、蛴螬、大袋蛾、黄虫、蝉、天牛、赤眼蜂、食蚜蝇、七星瓢虫(花大姐)、螳螂、马蜂、土蜂、蚂蚁、蝇、蝴蝶、蚊子、虱子、跳蚤、臭虫、蜻蜓、蟑螂、土元、蟋蟀、蝈蝈等。
灌木、乔木有酸枣、胡枝子、黄荆、枸杞、土梨(棠梨)、野葡萄、构树(楮桃树)、杨槐、柳、黄楝、榆、椿、泡桐树等。野草有灰灰菜、野苋菜、马齿苋(马齿菜)、水萝卜棵、面条棵、猪毛菜、苣苣芽、麥石榴、生地、白蒺藜、茵陈、益母草、蒲公英、大戟、小蓟、野菊花、车前草、艾、苍耳、牵牛、瓦松(昨叶河草)、白茅、香附、白薇、刺五加、萹蓄、菟丝、茜草、王不留、葶苈、薤白、地肤等。菌类植物有香菇、平菇、草菇、黑木耳等。
浚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6000年前,先民已在这里繁衍生息。殷商时期,浚县地称黎,为畿内地。西汉初年置黎阳县,至今2200余年。唐初设黎州总管府,辖四州八县。宋、金、元为浚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州为县,始称浚县。县城南跨浮丘,东峙大伾,西滨卫河,形成“三山一城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格局。境内有仰韶、龙山至商、周时期聚落遗址11处,春秋至宋元时期古城遗址12处;有子贡、李密等历代名人墓葬11处,汉代画像石墓有3处。县城及大伾山、浮丘山,保存有城墙、寺、庙、祠、观等各式古代建筑(群)30多处;唐宋以来历代摩崖题刻200多方,石碑176块,石雕造像7处。其中新石器时代鹿台遗址,后赵石勒时期开凿的大石佛,北魏始建的天宁寺,北齐雕刻的佛时寺造像碑,唐代开凿的千佛洞石窟、黎阳仓遗址,明代修建的城墙、云溪桥、碧霞宫、恩荣坊,清代重修的文庙、文治阁等,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发布浚县为国家文化历史名城。
浚县大伾山、浮丘路平底突起,秀峰双峙。历史上,滔滔黄河流经大伾山东,山映水衬,形式壮观;隋唐以后,永济渠(卫河)流经浮丘山西,舟帆穿梭,风光旖旎;加之两山地处中原,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山上遍布的寺庙宫观,崖间琳琅满目的磨牙题刻,既是旅游历史的见证,又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1980年起,浚县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同时,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逐渐形成按地缘划分的大伾山、浮丘山、姑山、老城区四个旅游区域。景区众多古老的寺庙宫观,使浚县旅游形成一种以民俗信仰文化为重点,以农历正月古会、八月古会为旅游旺季,旅客以农村和城镇为主的特色。随着景区的建设开发,春秋季节城市旅客逐渐增多,旅游经济较快发展,旅游工作成效显著。景区接待游客1349.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769.5万元,同比增长15.4%和20.3%。
2012年3月1日前,全县设9个乡镇,即城关镇、黎阳镇、善堂镇、王庄镇、屯子镇、白寺乡、卫贤镇、新镇镇、小河镇。2012年3月1日后,浚县改设街道办事处,有9个乡镇改为4个街道办事处和7个乡镇,即为浚州、黎阳、卫溪、伾山4个街道办事处和善堂镇、王庄镇、屯子镇、白寺乡、卫贤镇、新镇镇、小河镇。2015年,全县7个乡(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辖452个行政村,(534个自然村),8个居委会,6个社区委员会。具体为:
卫溪街道办事处(辖23个行政村、6个社区)
八里庄区:将军墓、八里庄、秦禹庄、西宋庄、晏庄、傅庄、高庄
鼓楼区:北街社区、东街社区、南街村、北城区、南城区
云溪桥区:西街村、桥西村、顺河村、杨庄、西城区
宏基区:西王桥、东长村、西长村、花地新村、水峪新村、宏基社区
浮丘山区:南关、南关外、菜园、罗庄、王寺庄、郭庄
浚州街道办事处(辖2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北关区:北关村、建设路居委会、东王桥社区居委会、甘草庄、孙庄、朱庄、常庄
秦李庄区:秦李庄、北陈庄、东马庄、西马庄、贾庄、快庄、吴李甘寨
十里铺区:十里铺、西陈村、于林、小榆柳、东榆柳
七股路区:七股路、西榆柳、苏庄、姬庄、理峪新村、南赵庄、城王庄、杨马庄、大理沟新村
黎阳街道办事处(辖1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寺庄区:前寺庄、东沙地、韩寨府、西桥庄
河道区:河道、北马村、方庄、方庄居委会、王可庄居委会、前嘴头
双庙区:双庙、后嘴头、东屯、吴村
寨外区:寨外、寨里、黄新庄、单庄、沙嘴
伾山街道办事处(辖18个行政村)
东关区:东关村、寺下头、西杨玘屯、高村营
杨玘屯区:东杨玘屯、东宋庄、东陈庄、南二郎、北二郎
八里井区:杨堤、界牌、八里井、前毛村、后毛村
张庄区:角场营、大高村、小高村、东张庄
浚县产业集聚区(6个行政村)
后寺庄、西屯村、西沙地、刘沙地、周庙、东桥庄
善堂镇(64个行政村)
善堂区:东善堂、西善堂、东褡裢、西褡裢、齐小寨、郭小寨、史小寨、前村、后村、北柴、赵庄
礼村区:贾胡庄、湾子、店上、赵礼村、乔礼村、王礼村、康村、李洪庄、葛庄
什村区:了堤、东什村、西什村、西郭村、军里庄、程庄、杨梁村、打渔庄、西韩庄、下河、曲河
白毛区:徐家、吴家、西白毛、下河里、贾村、李坊、邢坊、郭坊、南韩庄、大何村、光明村
郭家营区:郭家营、临河、田庄、王庄、东海头、西海头
朱村区:东朱村、中朱村、西朱村、杨村、后寨、东王楼、西王楼
迎阳铺区:迎阳铺、石佛铺、九股路、李村、酸枣庙、马村、陈村
王庄镇(辖43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
中区:东街、北街、南街(居委会)、西街(居委会)、刘坡、北王庄、小齐村(居委会)、聂村
北区:南胡村(居委会)、东胡村、西胡村、南苏村、北苏村、东苏村、大齐村
西区:苑庄、葛庄、孙石井、小滩、老观嘴
西南区:新寨、郭村、牛庄、申窑头、王窑头、张庄、乔庄、军寨、圈里
南区:东枣林、西枣林、东村、中村、西村、小寨、东赵庄、大赵庄
井固区:宋堂、何井固、孙井固、刘井固、宋井固、郭井固、韩井固、周井固、元过
屯子镇(52个行政村)
屯子区:屯子、码头、郭厂、董厂、郑厂、姚厂、侯胡寨、盐土庄
蒋村区:蒋村、王村、周村、牛宋村、北赵庄、北张庄
西李村区:西李村、余营、东王村、王门、郑庄、袁范庄、将八营、老关嘴
裴庄区:裴庄、徐化庄、北孙庄、大屯、乔村、郭庄、前石桥、后石桥、西阳涧、莲池
小寨区:原厚、三角、西小寨、东小寨、大黄庄、南阳涧
钊寨区:钊寨、席营、荆寨、园上、韩庄
张洼区:西张洼、东张洼、刘河、宣黄庄、夏庄、闫门村、毛门村、刘门村、陈门
白寺乡(辖43个行政村)
乡直区:白寺村
东北区:东许庄、张寨村、盖寨村、余洼村、刘皮洼村
西北区:东尚庄村、西尚庄村、中尚庄村、凌湖村、尹庄村、西徐庄村、北罗庄村
西南区:郑岗村、郝营村、西郭村、樊庄村、韩庄村、辉泉沟村
中南区:山北东街村、山北西街村、山北后街村、张庄村、马庄村
龙岗区:前岗村、中岗村、后岗村、陈洼村、民卢庄村、张七营村、李桥村
中区:左洼村、靳庄村、白庄村、李黄庄村、西胡营村、东和营村、东郭村
河东区:王庄村、李庄村、郭庄村、胡庄村、姜营村
卫贤镇(辖48个行政村)
赵岗区:赵岗、前交卸、中交卸、后交卸、来庄、前草店、后草店
卫北区:卫贤村、裴营、李庄、于营、前公堂、后公堂
卫东区:尚村、于村、裴村、龙口、前屯、后屯、砖城
卫南区:冯屯、张屯、李屯、游屯、任屯、温屯、姚村、北纸坊、南纸坊
香菜区:刘香菜、刘堂、陈香菜、王含珠、卢含珠、姜含珠、赫含珠
东南区:杨马湖、曹香菜、李香菜、侯香菜、袁香菜
山西区:山西村、郭庄、宋谢庄、李小屯、高营、大宽河、小宽河
新镇镇(辖50个行政村)
大屯区:焦行、马行、杜行、前胡岸、后胡岸
董庄区:董庄、张庄、李海屯、西皮、张堤、田堤
长屯区:长屯、南刘庄、申店、栗庄、庄头
淇门区:东高宋、西高宋、淇门南街、淇门西街、淇门东街、东双头、西双头
郭村区:东郭村、西郭村、码头、张寺南、任寺南
邢固区:邢固、牛四马湖、王马湖、李马湖、崔马湖、司庄
枋城区:东枋城、后枋城、前枋城、孟庄、北刘庄、和庄、于庄
新镇区:新镇村、耿湾、赵摆、兰庄
牛村区:彭村、侯村、牛村、大蒋村、官庄
小河镇(辖62个行政村)
石羊区:纸坊、饭店、前郭渡、后郭渡、西郭渡、郝村、南雷村、权庄、东王渡、西王渡、石羊
埽头区:杜庄、埽头、东张庄、西张庄、牛寨、万庄、申湾、烧酒营、宗湾、前下滩、后下滩、梨园
崔堡区:崔堡、吴摆渡、曹湾、康庄、瓦岗、东周口、中周口、西周口、北张庄、徐庄、柴湾
聂渡区:聂渡、袁庄、包田庄、刘固屯、瓮城、亮马台、前冯庄、王庄、任贾店、韩贾店、刘贾店、马庄
小河区:前刘庄、后刘庄、候刘庄、张刘庄、小河、东风、程庄、伯僚
大碾区:前同山、后同山、大碾、耿潭、小雷村、西雷村。
全县人口出生率12.8%,比责任目标14.85%低0.2个千分点。“单独两孩”政策顺利实施。共为单独两孩申请家庭发证25件,低于预期。并顺利推进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优生促进工程”稳步推进。为4047对计划怀孕夫妇提供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83%,比责任目标80%高3个百分点,县计生服务站被省政府纠风办命名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全面落实计生优惠政策。确认享受奖励扶助对象1850人,发放奖励扶助金177.6万元;享受特别扶助对象105人,发放特别扶助金61.6万元。困难家庭救助58人,发放救助金6.96万元。享受居民养老保险补贴入口3957人,发放入口补贴资金39.57万元。享受出口补贴1658人,发放出口补贴资金39.8万元。31名独生子女享受了中招加分政策;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趋于好转。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0.6(正常值103-107);扎实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婚育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有效加强。与郑州、广州、深圳等14个地市的86个县区人口计生部门签订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协议书》,流动人口均化覆盖率达94%。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调查少数民族人口数统计,浚县少数民族总人口185人,16个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7人,苗族22人,侗族3人,瑶族5人,回族79人,壮族11人,满族6人,蒙古族5人,布依族14人,彝族15人,藏族6人,哈尼族3人,土族2人,仡佬族4人,未识别的民族2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1人。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5种宗教在浚县皆有信徒,信教群众约3万人,宗教活动场所59处,宗教团体5个,即浚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浚县基督教协会,浚县佛教协会、浚县道教协会和浚县伊斯兰教协会。全县有宗教人员156人,其中佛教5人,道教5人,伊斯兰教1人,基督教145人,长老8人,传道员137人。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