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僧固乡 |
罗马字母拼写 |
Sēnggù Xiāng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新乡市 延津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据传,唐初,此乃王、李两姓官员之花园,花工皆姓苏。随着人口增多,逐渐形成一窄长街道,俗称苏家胡同。“胡同”西南有一白凌寺,寺内有僧200人,武功颇高。唐末,梁王造反,村民为避战祸,多到寺内躲避,僧众倍加保护。后为纪念僧人功德,苏家胡同更名为僧固,又因乡政府驻于此,故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僧固乡位于延津县东南部,乡政府距县政府驻地3.1千米。东邻封丘县应举乡,南邻原阳县齐街乡,西邻延津县城关镇,北邻司寨乡。乡政府驻李僧固科技路6号。下辖李僧固、任小庄、德士村、军寨、沙庄、甘泉、王潭村、大布村、小布村、西竹村、青庄、东竹村、大佛村、朱佛村、申僧固、梁僧固、辛庄、辉县屯、东史固、西史固、东李庄、魏庄、刘小庄、翟小庄24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60.4平方千米。东西最大距离9.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3千米。耕地面积40.67平方千米,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0.67平方千米,林地面积4.4575平方千米。总人口35815人,乡政府驻地人口2517人,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回族1人。
自然条件:乡域内的地势平坦,地貌是低洼平原区,土质是沙质土壤。境内主要河流:祥符朱灌渠,南北走向,境内长度5.7千米;祥符朱三干灌渠,南北走向,境内长度5.6千米。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9℃,最高温度39.3℃,最低气温零下9.4℃,年平均降水量495.2毫米。年均无霜期220天。S227东西方向过境,境内长度6.0千米,S219南北方向过境,境内长度4.7千米;S310南北方向过境,境内长度1.2千米。大型桥梁10座,加油站2个。
经济状况:本行政区2014年经济指标为960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700万元,人均收入12035万元,工业类别有制造业、酿酒业等。骨干企业有延津县天山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延津县毛府酒业有限公司、中原泡沫制品有限公司。知名产品为毛府酒、毛公酒。主要农业: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种植蔬菜、水果、棉花为主。特色种植有温棚蔬菜。养殖业以饲养鸡、猪为主,养殖专业村3个,养殖专业户7户。服务业主要是餐饮业。
所获荣誉:2012年获得新乡市“信访工作四无乡镇”称号,2013年获得“信访工作四无乡镇”称号,2014年获得新乡市“信访工作四无乡镇”、“平安建设先进乡镇”、“2014年度市级文明乡镇”、“宗教工作先进乡镇”称号。
教文卫体状况:有初中1所,小学9所,公办幼儿园3所。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室19个,民间艺术团体(剧团、曲艺队,唢呐班等)3个,镇卫生院1所,民办卫生院、诊所24所,体育健身器材地6处。主要驻区文教体卫事业单位有僧固乡民政所、僧固乡卫生院、僧固乡李庄初级中学等。
主要民俗:行麦礼。
历史故事:火烧乌巢。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十月,袁绍派人从河北运来一万多车军粮,囤积在大营以北的故市、乌巢(今僧固乡史固村),曹操得知这一消息后,亲率步骑兵五千余人,打着袁军旗号,每人手里拿着一把干柴,口里衔着一根筷子大小的小木棍,把所有的马嘴都束起来以防出声,从小路奔向乌巢,顺利地通过了袁军的防线。到了乌巢后把袁军的屯粮团团围住,然后放起火来。黑夜中,只见浓烟四起,火光冲天。袁军从梦中惊醒,荒作一团。袁军守将淳于琼急忙将军队调出营门,攻打曹军,结果被曹军打得大败。火烧乌巢,又称“夜袭乌巢”。乌巢一失。袁军败局已定。
邮编453200,电话区号0373,行政区域代码410726。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