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原阳县 |
罗马字母拼写 |
Yuányáng Xià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新乡市 原阳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古称博浪,1945年3月,中共晋冀鲁豫边区太行七分区首置定名为原阳县。 |
地理实体概况 |
原阳县行政区划代码为410725,地处新乡市东南部,距新乡市政府驻地30千米。东部与封丘县接壤,南部与郑州市隔河相望,北部与延津县、新乡县毗邻,西部与获嘉、武陟二县为邻。隶属于新乡市,辖6个镇,分别是福宁集镇、齐街镇、太平镇、韩董庄镇、师寨镇、原武镇;以及10个乡,分别是阳阿乡、陡门乡、靳堂乡、官厂乡、路寨乡、大宾乡、葛埠口乡、蒋庄乡、祝楼乡、桥北乡;3个街道,分别是阳和街道、原兴街道、龙源街道。民族有回族、蒙族、壮族、汉族。总人口67.08万人,原阳县政府驻阳和街道黄河大道中段,政府驻地人口15万人,男性35.56万人,女性31.5万人。总面积102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817110亩,人均1.2亩。
原阳县位于中纬度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受强盛的蒙古高压控制,盛行干冷的偏北风。夏季为热带低压盘踞,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温湿的偏南风。一年四季气候特点明显: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雨雪。年均气温14.4℃,年平均积温5248.4摄氏度,地面温度年均16.4℃,年均降水量在440-690毫米之间。无霜期220天。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4千米,地貌特征为黄河冲积平原区,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有黄河、文岩渠、天然渠等河流。有京港澳高速公路、原焦高速公路两条高速公路过境,国道107复线、省道S311赵原线,省道S310魏桥线、省道S229三原线、省道S226翟阳线过境;其中S226翟(曲)-阳(阿)线(向南通往原阳县,向北通往延津县)省道境内长7千米,双向2车道,林州翟瞿通往原阳县阳阿乡;S229三(交口)~原(阳)线(向南通往原阳县,向北通往新乡县)省道境内长18千米,双向6车道,辉县三交口通往原阳;S310魏(丘)~桥(北)线省道境内长50千米,双向2、4车道,延津魏丘通往原阳桥北(向西通往平原新区,向东通往延津县);S311赵(固)~原(阳)线省道境内长54千米,双向2车道,封丘赵固通往原阳新庄(向西通往原阳县,向东通往封邱县)。境内河道有黄河流域(原阳段),总长63千米,起于桥北乡小刘庄,止于陡门乡三教堂,西进东出,流域面积1133平方千米。有天然、文岩渠两大排水渠系。文岩渠起源于王录村北向东至县城折向东北至阳阿乡韩庄入延津县,境内全长50.21千米,流域面积426平方千米,其主要支排有文岩一支、文岩二支、东关排、文定排、西关排、东衙寺排等。天然渠起源于王录村南向东至府里庄入封丘县,境内全长58.61千米,流域面积216平方千米,其主要支排有天然一支、天然二支、老河排等。
工业以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为主,重点规划了汽车零部件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原阳县产业集聚区被列入省级工业园区。农业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为主,是国家重要的小麦、水稻生产基地;林地面积29.7万亩,是全国林业生态县。畜牧业以建设全国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为目标,以发展生猪、奶牛、肉鹅三大产业为重点。
全县有各类学校500余所(含民办),小学446所
、初中54所、普通高中7所、职业高中4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聋哑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2所;县级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22个,私营的卢氏骨科医院较为出名,设医疗点约500个;主要体育设施有原阳县老一中体育场。有公益性社会福利院原阳县社会福利中心等1个。
辖区有重点名胜古迹谷堆文化遗址、张苍墓、古博浪沙遗址等。著名历史人物有西汉历算科学家四奇宰相张苍,西汉一门二相有周勃、周亚夫,唐代“一门三相”的韦思谦、韦承庆、韦嗣立父子,陈平、张亮、娄师德、杨再思、毛喜、李穆、李恽等宰相,农民运动领袖汉代单臣、傅镇。历史事件有扈地之盟、衡雍之盟、修鱼之战、官渡之战、毛遂自荐、唾面自干。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原阳县豫剧团、原阳盘鼓队、原阳农民书画协会、新乡市佳福豫剧团、原阳县群星艺术团、原阳县说唱团、原阳县怀山艺术培训中心等。其中官厂乡在保留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踩高跷、托背妆、舞狮子、舞龙灯、跑旱船等基础上又增添了盘鼓、腰鼓、秧歌、杂技、篮球等。官厂、大李厂、高庄、曹厂4个村的踩高跷、托背妆、跑旱船分别起源于明、清两代,均属于民间社火类,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柳园、黄寺、冯厂、黄练集等12个村庄均成立了盘鼓队、腰鼓队,官厂乡政府多次组织大型文艺演出。韩董庄镇叫响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河南先进文化乡镇两张名片,积极开展书法绘画交流活动,大力发展书画产业,建有草坡村农民书画院。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有“五柳集抬阁”和“原武盘鼓”,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十四丞相的传说”、“原阳坠子”和“扎跷秧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1个。其中“十四丞相的传说” 于2008年荣获中共新乡市委宣传部颁发的“新乡市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所获荣誉有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河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新乡市文明县城。
特色产业:原阳大米,冬瓜;福宁集镇后堤村油桃;娄庄是全县最大的桃树种植村;北朱庄是全县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东脑村是全县首个引进树苗种植的村;郝庵村是全县最大的甜瓜种植村;龙王庙村的绿豆粉皮加工业;柳园村的草帘编制业;前大柳、后大柳村柳编。
民俗文化:西吴庄高跷,中岳舞狮在全国各地表演;祥符朱盘鼓队,太平镇戏曲班,段庄高跷队。
邮政编码是453500,电话区号是0373,政府网址是http://www.yuanyang.gov.cn/。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