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孙口镇
罗马字母拼写  Sūnkǒu Zhè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濮阳市  台前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因政府驻地位于孙口,故名。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台前县政府驻地南部,与打渔陈镇毗邻。东起打渔陈镇,西至后方乡,南邻黄河,北靠城关镇。下辖奎斋西、奎斋东、高庄、司庄、影唐后街、影唐前街、影唐西街、郭庄、东官路、乔坊、曹岭、屈岭、南孟、西官路、李明天、白拉仝、前满、张堌堆、张塘坊、曹家、西白岭、东白岭、古贤桥、桥北张、王黑、刘桥、代庄、孙码头、孙口等29个村民委员会。面积31.3200平方千米,人口4.20万人,主要由汉族人员构成,还有回等少数民族。政府驻地位于孙口村,驻地人口1600.00人。北有金堤河、南有黄河等河流。主要交通干道京九铁路、晋鲁豫铁路及郑(州)吴(坝)公路、金水路、党河口-马楼县道等。属东部季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3℃,年平均降水量562.5毫米。 农业耕地面积136平方千米,其中黄河滩区1.16平方千米。人均373平方米,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为主。畜牧业以养猪、羊、家禽为主。工业以化工、制衣、面粉、羽绒为主。 教育医疗卫生方面有幼儿园8所,小学14所,初中1所,医疗机构1个,门诊部29个。其中近年新建的思源学校、复兴小学、关爱幼儿园、将军渡幼儿园等学校相继投入使用,解决5000余名学生的入学问题,全镇教育资源和教学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著名历史人物、事件: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十二万大军,西自范县李桥、林楼,东起今台前的孙口,张堂,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吹响了反攻的号角。此处为刘,邓二位首长渡河处,故称“将军渡”。1981年在黄河北岸大堤上立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孙口渡河处”纪念碑,为省级保护单位。1987年5月迟浩田来孙口参观刘邓大军渡河纪念碑。1993年4月国家铁道部部长韩杼滨来孙口,指导京九铁路特大桥建设工作。还有乡贤张公艺墓和百忍堂古迹。 著名土特产有孙口烧鸡、窦家套肠、黄河鲤鱼。工业主要是羽绒、化工、面粉、阿胶。 历史传说: 一、白侍郎。宋代,白岭村有个气宇轩昂、聪慧超群的少年,姓白名侍郎。他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十分贫寒。因孤儿寡母,常受乡邻欺凌。为争口气,母亲王氏便把他送到屈岭学堂读书。白岭与屈岭中间隔一条河,河上无桥,往来行人需涉水。有一天,白侍郎上学来到河边,正要涉水,忽见一老翁走来,忙上前道:“老爷爷,我搀你过河。”老翁闻言道:“岂敢,岂敢,我是专来送你上学的。快伏在我背上,闭上双目。”侍郎见老翁鹤发童颜,神姿仙态,料非凡人,便依言伏在他背上。片刻,老翁说:“到了。”侍郎急睁双目,果到彼岸。从此,侍郎每天上学,老翁都在此等候。王氏见别人家孩子放学回家鞋透衣湿,而侍郎却衣干鞋净,不禁细问其由。侍郎便将老翁背他过河之事告诉母亲。王氏道:“今日我儿上学,定要问清那老者姓甚名认,缘何背你过河?日后我们也好答谢。”即日侍郎来到河边,问询老翁缘由,老翁不答。“您不讲清,以后我就不让你背。”侍郎说着脱鞋绾裤准备涉水,老翁急忙将他拉住,道:“事到如今,也只好以实相告。吾乃此方土地爷,奉玉皇大帝之命,特来每天背您过河。您乃真龙天子,日后宋江保您坐朝廷。此乃天意,万不可言于他人。”放学回家,王氏又问其故,侍郎不语。王氏猜想其中必有奥秘,遂威吓道:“你不照实讲来,从此不让你去上学。”侍郎无奈,只好吐露真情。王氏闻听,不由大惊,继而转喜,喜不自胜。每日烧锅做饭时,便用烧火棍打着画上灶王爷的脑门说:“他日我儿登基坐了朝廷。仇报仇来冤报冤。”灶王爷的脑门每天都被王氏敲打三遍,大为恼恨,遂状告玉皇大帝。玉帝派天神下界私访,果有此事,不由大怒。这天,土地爷把白侍郎背过河去,凄然道:“我只能背您这一遭了,您泄露了天机,灶君又在玉帝前告了你母亲的状,明日天打五雷时,将抽去您的龙骨。您切记咬紧牙关,只要留得牙齿在,仍是金口玉言。今送您紫葫芦一只,事过后,您可将天下庙宇之神化入其中,来日尚能坐朝廷。”土地爷说毕,遁地而去。次日,阴风骤起,乌云密布,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白家小院一声焦雷,如同山崩地裂,白侍郎顿觉骨折筋断,但他紧咬牙关,不哼一声。瞬间,雨过天晴,侍郎像只血布袋瘫倒在地上。白侍郎苏醒过来后,怀揣紫金葫芦,让人用木轮车推着他去寻找庙宇。每走一处, 侍郎便道:“紫金葫芦口打开,神灵神灵快进来。”就这一着,不论牛头马面,还是天仙地神,“嗖”地一声便被吸进葫芦里。一日,泰山老母正在山顶俯视九点齐烟,忽见白侍郎坐着木轮车已到泰山脚下,不由又气又恨。原来两年前,王氏得了重病,白侍郎伴母亲到后店子村碧霞君行宫求救。泰山老母可怜他缺父又将丧母,用尽法术拯救了王氏的性命。今见白侍郎前来化她,怎不气恼。泰山老母一转念,遂将一块白绫朝山下抛去。白绫正好飘落在白侍郎的木轮车上,他忙拣起来,只见上写道:“白侍郎你真没良心,不该上山化老娘。为你一人坐皇帝,忍把天下神灵伤。”侍郎看罢,羞愧难当,遂将紫葫芦扔在路旁,诸神纷纷散去。白侍郎回到家中,万念俱灰,不久即逝。宋江虽占聚梁山,但无真主可保,最后被朝廷招安,在蓼洼遇害。二.历史名人1.张公艺,孙口镇桥北张村人,唐代名人,生于公元578年(北齐承光元年),卒于公元676年(唐仪凤元年),历北齐、北周、隋、唐四代,寿99岁。据载,张公艺幼年有成德之望,正德修身,礼让齐家,立义和广堂,是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姑婉媳听,九世同堂,合家900余人,每日鸣鼓会食。因张氏家族的团结忍让,仗义疏财,得到历代朝廷多次旌表。唐高宗李治,于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东巡泰山时,绕道郓州,慕名访贤士张公艺,“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高宗为之流涕,遂赐缣帛。”百忍流芳,德泽垂范。后人建张公艺祠堂,便以“百忍堂”命名。这便是张公艺百忍堂的来历,今台前县孙口乡桥北张村南复建百忍堂。据张氏墓碑载,原墓园广0.013平方千米,松柏参天,仰视不见天日。墓前有石坊3座,石碑10余通。清光绪年间黄河决口,墓园淤埋于地下。族人在墓址上堆起一座土冢,高12米,底直径3米。2.张瑞萱(1880年—1928年),族名张金兰,生于清光绪六年(山东寿张县曹岭村人,今台前县孙口镇曹岭村人)。少时家境贫寒不能入学,农闲常随伙伴去外村私塾旁听。先生发现他聪明爱学,口齿灵利,是个人才苗子,就决定不收费准其随读。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于1904年考入山东法政高等学堂;1913年4月被选为众议院议员;1917年段祺瑞解散国会,张瑞萱参加了孙中山在广州召开的国会非常会议,9月1日非常国会选举张瑞萱等议员150多人;1928年10月10日民国国庆日,张瑞萱在烟台参加国庆阅兵,当晚被特务杀害。张瑞萱是晚清时期推行民主、法治的革命者之一,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张瑞萱一生廉洁自持,两袖清风,从政一生未存一分钱,没购一分田,为其子留有家训:“图一文钱,一文不值,立万年业,万世留芳”。他一心为国,一生为中国的“宪政”大业求索、奔走、呐喊,直至生命最后一息。三、历史事件1.强渡黄河。1947年7月4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二纵队在孙家口渡河;是年9月,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机关和六、十纵队及特种兵纵队,在孙家口渡河,赴鲁西南作战。1949年4月,林彪、罗荣桓率领东北野战军从孙家口过黄河浮桥,南下渡江作战。因此,被后人称作将军渡口码头。2.建刘邓大军渡河纪念碑。为纪念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这一重大历史事件,1981年6月,台前县人民政府在孙口村南临黄河大堤顶北侧立碑以纪之。碑为青石质,通高3米、宽7米、厚0.4米,碑首刻五角星一颗,象征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碑座刻水纹状浪花浮雕,象征汹涌澎湃的黄河;碑身左上角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一行上款,中间刻有“孙口渡河处”5个醒目大字,由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天然书丹。碑身置于高1.5米、面积50平方米的砖砌水泥台上,气势雄伟,庄严肃穆。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月,台前县人民政府建立保护标志,石碑上刻“晋冀鲁豫野战军渡黄河纪念地”。为昭彰史迹,教育后人,1997年立主体纪念碑一座,高3.16米,宽0.94米,厚0.3米。碑阳(正)面刻有国务院原副总理薄一波的题词:“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纪念碑。”并建有青石六角碑亭,此亭凝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艺术为一体,古朴典雅,飞檐斗拱,气势非凡,展示着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是年,孙口将军渡纪念地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河南省文物局对纪念碑的保护范围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文物保护区为:自碑亭向南20米,北、东各100米,西50米。控制地带为:自保护区向南1000米,北100米,东2000米,西100米。2005年3月,将军渡纪念地被列为河南省红色旅游景点。2008年10月,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碑建成,碑高27.37米,其中碑座高6.3米,碑身高19.47米,碑冠高2米,象征着刘邓二位首长1947年6月30日在此渡河。碑座建筑面积438平方米,台阶12层,象征着4个纵队的12万大军渡过黄河。纪念碑整体为框架结构,外挂花岗岩。碑身两面由薄一波同志题词“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碑”。碑座由两面文字说明和两面浮雕组成,两面文字说明是碑文和碑记,分别介绍纪念碑情况和刘邓大军渡黄河事件,两面浮雕分别表现了刘邓大军渡黄河和台前县老区人民支前的场景。四、一普资料:孙口位于行呵北岸,南依金堤,县城东南4千米处,乡呈东西长方形,全乡22578人,耕地15.08平方千米,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稻子,大豆,玉米,全乡有初中一所,小学26处。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