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南乐县
罗马字母拼写  Nánlè Xià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濮阳市  南乐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南乐原名乐昌。取境内昌意城之“昌”,配一方乐土之“乐”,意在一方乐土繁荣昌盛。晋更名昌乐。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晋王李存勖避其祖父李国昌讳,以“新治在旧治南”故,易名南乐。
地理实体概况 南乐县隶属河南省濮阳市,为县级政区单位。地处河南省东北部,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处。东与山东省莘县隔河相望,南与清丰县相邻,西邻河北省魏县,北接河北省大名县。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南距濮阳市人民政府56千米。面积629平方千米,人口53.4万人。汉族居多、另有回族、满族、土家族、苗族、蒙古族、布依族、土族、黎族、维族等,人口1576人。下辖城关镇、元村镇、韩张镇、福堪镇、张果屯镇、千口镇、杨村乡、谷金楼乡、西邵乡、寺庄乡、梁村乡、近德固乡6镇6乡。县境东西长40千米,南北宽21千米,版图略呈长方形。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全年四季分明,冷暖适中,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3.4℃。年降水量604.1毫米。境内除西北、西南、黄河故道区有沙丘起伏外,地势坦荡,海拔在42至50米之间,自西南略向东北倾斜。主要河流有卫河,境内长21.5千米,曾是河南省水路运输的主要河流之一。其他河流有马颊河、徒骇河等。南乐县耕地面积64.38万亩,人均1.25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为主。工业以化工、金属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酿造、工艺制品、专业设备制造为主,共有工业企业2695家。有185所小学,19所初中,4所普通高中,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有艺术表演团队11人。公共图书馆1个。医疗卫生机构382个。大型体育场1处;乒乓球馆3处。名胜古迹有仓颉陵、文庙、千年古槐、国家湿地公园—西湖等。有红色纪念地濮阳市第一个基层党组织和直南第一支抗日武装“一八一师游击队”诞生地等。有仓颉、僧一行、张公谨、李义惔、魏允贞、刘大风、铁瑛、张西三、韩克华、郭宝珊、郭献瑞、李景昭、白潜、李德顺、李非平、常颂、乔清秀、端木梦锡等名人。地方特色民间戏剧“目连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花营狮子舞、付庄村罗卷戏、南乐西街龙舞、百尺村四股弦、史官村仓颉庙会、南杨村落腔、蔡村提偶、东寺庄杨家枪、杨村张庄坠子剧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仓颉造字、大义灭亲、乞食五鹿、路不拾遗、智取生辰纲等历史典故。主要特产有西邵红杏、莲藕,近德固晚秋黄梨,元村豆腐干,福堪烧鸡,南乐“三粉”、壮馍、煎灌肠等。大广高速、106国道纵贯南北,341国道、南林高速等横穿东西。南乐县是草辫之乡、仓颉文化之乡、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秸秆养畜十佳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乡村梨园春”坠子剧团被中宣部、文化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授予“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和河南省“群星奖”优秀公共服务项目。2014年8月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教育宣传先进县,10月由国家发改委授予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示范基地,2014年10月经财政部批准,获得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2014年10月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授予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先进单位;2014年12月被河南省政府评为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2014年12月被河南省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评为河南省改善人居环境进步县,2014年12月被河南省文化厅、省财政厅评为河南省2015年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2014年12月被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学艺术联合会评为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等。行政区划代码:410923999,邮政编码:457400,电话区号:0393。政府网址http://www.nanle.gov.cn/。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