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蟒川镇
罗马字母拼写  Mǎngchuān Zhè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平顶山市  汝州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以镇政府驻地居民点名称命名。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汝州市南部边缘距离城区15千米处,地处汝州、宝丰、鲁山三县(市)交界处。东与小屯镇接壤,南与宝丰、鲁山二县相接,西与寄料镇相依,北与王寨乡、汝南街道相邻。行政级别为乡级,行政区划单位为镇。下辖蟒川、孙岭、河西、核桃园、东庄、薛庄、齐沟、严和店、任村、郝沟、张沟、王岭、唐沟、滕店、滕口、娘庙、黑龙庙、任庄、柏树吴、斋公店、英张、半西、半东、戴湾、田河、蟒窝、陈家、罗圈、牛角岭、木厂、石门寺、小龙庙、石灰窑、杨沟,共34个村委会,203个自然村,289个村民组,是汝州市人口、经济和资源重镇之一。镇政府驻地位于蟒川镇核桃园村委会核桃园自然村。长途电话区号为0375,邮政编码为467534。 总人口6.2万人,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族、满族、壮族等5个少数民族。总面积145平方千米,东西最大距离1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6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27人。 地处浅山丘陵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300米-800米,境内大小山头117座,最高峰为镇南部的蒋姑山,海拔784.7米。最低点位于镇东北部的英张村,海拔226.4米。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3.9°C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730毫米,受东西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呈“冬季干冷雨雪少,夏季湿热雨集中,春暖干旱蒸发大,秋凉晴和日照长”的特点。 境内有燕子河、蟒川河、朝川河3条河流,几乎平行由西南向东北流过,分别经王寨乡和小屯镇注入北汝河。有中型水库滕口水库1座,小型水库4座,分别为土门沟水库、枣园水库、戴湾水库、何庄水库。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以原煤、铝矾土、紫钼节土、石灰岩等储量最大,其中,原煤储量4500万吨,铝矾土储量1.4亿吨,素有“煤海铝山”之称。还有生产汝瓷的原料长石、长褐石、石英石等。 工业以铝矿石开采、加工,陶瓷生产、机械制造、建材、家具生产,原煤洗选为主,初步形成煤焦化、陶瓷新材料、硅石光伏、阀门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1家,著名企业有汝州市汝丰焦化有限公司、河南煜达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汝州市神火顺通矿业有限公司、汝州市威德邦瓷业有限公司等。全镇耕地面积6.1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油菜、烟叶、林果业和中药材为主。粮食年产量达23282吨。畜牧业以猪、鸡、牛、羊养殖为主。有防护林8000亩,经济林15000亩。大型农业机械320台。农民人均纯收入7805元。 全镇设有文化站1个,农村文化大院6个,农家书屋24个,藏书36000册,业余剧团13个,其他文艺团体25个,文艺演出人员1000余人。共有初中5所,小学32所,大型幼儿园4所。有镇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室37所,从业人员120余人。有镇办敬老院3个,入院老人180人。 镇区北距宁洛高速汝南出入口2千米,西距二广高速寄料出入口16千米。郏县-汝州公路(S520,简称郏汝线)与鹿邑-嵩县公路(S322,简称鹿嵩线)纵横交汇于镇区,上观线、戎观线南北纵贯,村村通道路纵横交织,交通运输畅捷便利。 位于蟒川镇南部罗圈村的古冰川遗址,是世界四大古冰川遗址之一。属震旦系冰碛地层,是地质学中独立的地层单元,底层约厚30米,出露较完整,对研究地质变化及寻找地下水等极具科学价值。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英、美、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地质专家、学者,都亲临考察过。每年国内地质院校师生到此见习、实习的更是络绎不绝。东北部5千米处的严和店村附近,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严和店宋代汝窑遗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此建有临汝县汝瓷厂。南部与宝丰、鲁山两县交界处的五朵山,状似五条巨龙,山清水秀,树木蓊郁,风景美丽。山上有东周末代天子周郝王墓,墓北侧100米处建有天子坟寺。附近还有蒋姑烟云、蝙蝠奇洞、石门峡谷、滕口瀑布等景观,历年吸引较多游客。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