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八台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Bātái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平顶山市 舞钢市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镇政府驻地于八台村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八台镇地处舞钢市西北部,距舞钢市政府驻地10千米。是乡级行政区,上级政区为舞钢市;东与枣林镇接壤,南与矿建街道、铁山乡相连,西南与庙街乡毗邻,西与叶县辛店镇为邻,北与漯河市舞阳县保和乡相邻。人民政府驻八台镇八台村人民路东段,下辖丰台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八台、彦张、石桥杨、沟李、王老虎、孟庄、马庄、安庄、曹姚、杨泉、泥沟陈、张宽庄、下曹、后鲁、小唐、杨楼、殷庄、时庄、井刘、任桥2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66个自然村,133个村民小组。辖区总人口3.1万人。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0.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8千米,总面积53.97平方千米。民族主要有汉族,还有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行政区划代码是41048101。长途电话区号是0375,邮政编码是462541。
境内河道有淃河,总长6千米;乡级河4条,总长13千米。
八台杨泉村附近的铁矿,是金山寺矿区的一部分,1958年经河南省地质四队勘探认定,铁矿储量在1000亿千克以上,精矿粉含量65%以上。另外,还有大理石、石英石、矿泉水、石灰石等资源。
主要交通干道主要交通干道省道平桐线自西至东南横贯全境,平舞铁路在八台镇自南向北经过;有八台镇汽车客运站1个。八台镇为叶县、舞钢、舞阳三县市交界处繁华的集贸中心,享有“百年老集”之称。
主要文教科体卫事业单位有幼儿园9所;小学12所;初中1所;成人文化艺术学校1所。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个,其中镇医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村卫生所20个。
2014年,八台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5.66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00万元;农名人均纯收入8800元。
镇区有自来水厂2座,居民自来水普及率70%,污水处理率30%。
主要工业介绍:以采矿、造纸、棉纺三大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规模以上企业5家,其中采矿企业3家,造纸企业1家,棉纺企业1家。
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畜牧业以生猪、家禽养殖为主。
历史文化、民间传统文化内涵、特色:八台镇的历史相传陈姓最早在此建村,形成集市,取名陈家集,以后梁姓居民骤增,到民国初年,因传说村东有宋将杨延景所筑的八个练兵台,而改为梁八台,后简称八台。
八台镇的舞龙也与众不同,别的地方舞的龙多彩多样,而他们世代传下来的只是舞黄龙。据传承人记忆:舞黄龙是为了答谢黄龙救苦救难,保得一方风调雨顺,而黄龙又是高贵祥和的象征。舞蹈中融入了老百姓的所思所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畜牧业以生猪、家禽养殖为主。
历史文化、民间传统文化内涵、特色:相传陈姓最早在此建村,形成集市,取名陈家集,以后梁姓居民骤增,到民国初年,因传说村东有宋将杨延景所筑的八个练兵台,而改为梁八台,后简称八台。
八台镇的舞龙也与众不同,别的地方舞的龙多彩多样,而他们世代传下来的只是舞黄龙。据传承人记忆:舞黄龙是为了答谢黄龙救苦救难,保得一方风调雨顺,而黄龙又是高贵祥和的象征。舞蹈中融入了老百姓的所思所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