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圪垱店乡 |
罗马字母拼写 |
Gēdàngdiàn Xiāng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焦作市 武陟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传古时有人在此高地(当地称“圪垱”)开店,称圪垱店,后成村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武陟县东部,东连乔庙乡,西接木栾街道,南邻嘉应观乡,北依谢旗营镇,东北与新乡市获嘉县接壤。行政区划代码:410823202。辖圪垱店、东岗头、王伊、程伊、秦伊、冯村、汤王堤、邢庄、毛庄、毛庵、安庄、北郭庵、小刘庄、白庙、观音堂、耿村、西王庄、宝村18个村民委员会。面积37.27平方千米,人口3.64万人,男女比为52.6:47.4,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为回族。乡政府驻圪垱店村中心中街001号,电话区号0391,邮政编码454953,距武陟县城6千米。
地处华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平均海拔92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3摄氏度,年降雨量700毫米,无霜期 240天。境内有共产主义渠、武嘉干渠、二干排经过。
郑云高速、原焦高速、省道郑常公路过境。郑云高速,境内长4千米;原焦高速,境内长7.1千米;郑常公路,境内长13千米;另有农村公路80余条。
2014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3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0%以上;有信用社、邮政储蓄2家银行的分支机构。
形成了以皮毛加工、造纸、建筑材料、木材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能耗降低21%。
有耕地面积3.85万亩,人均1.08亩;农业总产值2014年达到9.29亿元,占GDP的比重19%。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花生、玉米为主。2014年生产粮食3.5万吨,其中水稻0.5吨,小麦2万吨,玉米1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大棚蔬菜、苗木花卉、小杂果等。畜牧业以猪、牛、羊、鸡为主,2014年末生产肉类2600吨,禽蛋68吨,鲜奶1800吨。2014年,共造林731亩,其中,生态造林651亩,建设占地80亩的林业生态村1个,苗圃基地建设300亩,荣获了“2014年度林业生态网络建设先进单位”的荣誉。
2014年末共有商业网点18个,职工730人。其中有超市5家、集贸市场4个。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5亿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5.1亿元。
2014年末,共有乡级文化中心1个,村级文化中心18个。17个村建成了农家书屋。2014年,举办了正月十一的大型汇演、第七届书画作品展、小刘庄村首届农民文化节在内的14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了文体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有幼儿园7所,其中公立幼儿园1所,私立幼儿园6所;中小学8所,其中初中1所,公立小学6所,私立小学1所。语言学校1所。2014年末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4个,其中综合医院1所,标准化卫生所43个,实现了1村1所;病床158张。专业卫生人员67人。
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点5个。东岳庙,位于圪垱店村西。始建于唐代,历代都有重修。1938年,日寇侵华,修筑炮楼古建被毁一部分。1952年,东岳庙已成平地,仅存遗址长200米,宽100米。遗址内的五龙池又名舍身池,井口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7.2米、东西宽6.2米,池底距地表深8.25米,墙体从砖的大小及建筑特征上都保留了唐宋至明清的建筑构件及风格。有明、清碑刻8通。上世纪八十年代周边群众利用五龙池原构件进行了修缮,并保留了原来的风格。1995年5月9日武陟县人民政府将东岳庙旧址及石刻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群众成立了保护组织,在旧址上修建了仿古建筑群。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