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汤阴县 |
罗马字母拼写 |
Tāngyīn Xià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安阳市 汤阴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汤阴地名最早称荡阴。据《战国史》载,荡阴地名出现在公元前350年。因地处荡水(汤河古名,古文荡同汤)南岸,因而得名。汉《山海经·西山经》载:“上申之山,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北魏《水经注》载:“荡水出县西石尚山泉,流经其县,县因水以取名也。” 因地处荡水(汤河古名,古文荡同汤)南岸,故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汤阴县地处安阳市南部,距安阳市20千米,东与内黄县隔卫河相望,南与浚县接壤,西与鹤壁市淇滨区、山城区衔接,北与安阳市龙安区、文峰区、安阳县为邻。县政府驻城关镇,政府驻地人口9万余,辖区总人口51.60万。辖区总面积645.8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69000亩。辖城关镇、韩庄镇、白营镇、古贤镇、菜园镇、任固镇、五陵镇、伏道镇、宜沟镇、瓦岗乡,共10个乡镇级政区,298个村民委员会。民族:汉族、回族、苗族、满族、壮族、土家族。
地貌特征:西部丘陵、东部平原。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多雪。年均气温13.7摄氏度,最高气温42.2摄氏度,最低气温-20.9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587毫米,无霜期208天。
境内河流:南水北调运河、卫河、汤河、羑河、永通河,流域面积600平方千米。过境省(国)道有京港澳高速、G107、S302。过境铁路:京广高铁、京广铁路、瓦日铁路、汤鹤铁路支线。
主要文教科体卫行政事业单位:汤阴县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电视台、文联、文保所、安阳幼师专科学校、汤阴县教体局、汤阴一中、汤阴职教中心、汤阴县实验中学、汤阴县第一、二、三实验小学、汤阴县幼儿园、各乡镇初中13所、小学145所、汤阴县科技局、汤阴县卫生局、汤阴县人民医院、汤阴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各乡镇卫生院。
主要工业: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谷子、棉花、花生、红薯。主要土特产有小杂粮、双头黄酒、空心挂面、红薯粉条。
辖区重点名胜古迹:程岗仰韶文化遗址、南阳仰韶文化遗址、白营龙山文化遗址、将城龙山文化遗址、尧石得龙山文化遗址、西岗战国墓群遗址、邶城遗址、羑里城、岳飞庙、扁鹊庙、岳飞故宅、文笔塔、奎光阁、汤河桥(广济桥)。
著名历史人物:本藉人物有岳飞、尧君素、许有壬、元守直、司文德、傅凌云、陈贵,客籍人物有周文王、扁鹊、信陵君、嵇绍、尚矶、杨世达。历史事件:古代事件:周成王讨伐武庚之战、晋宗室汤阴之战、洪洞县迁民汤阴、李自成截击赵藩之战;近代事件:国民革命军吉鸿昌部击退奉系军阀刘月亭、司马村歼灭日寇之战、东江窑民众粉碎日伪军进攻、王春荣兄弟击杀伪县长和日军官、首次解放汤阴(1945年)、第二次解放汤阴(1947年)。民间传统文化:菜园年画木刻、民间剪纸、经纬舞(跑帷子)、背阁、抬阁、元宵节灯棚、灯谜。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