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牧野区 |
罗马字母拼写 |
Mùyě Qū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新乡市 牧野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牧野大战”发生在此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牧野区隶属于新乡市,位于新乡市区中北部,距新乡市人民政府驻地3千米。东与卫辉市毗邻,南与红旗区、卫滨区相邻,西南与新乡县交界,北与凤泉区接壤。区人民政府驻地学院街,政府驻地人口4.02万人,辖区总人口33.2524万人,户籍人口30.7438万人,城镇化率为91.29%,男性占49.7%,女性占50.3%,主要由汉族人员构成,还有回族、苗族、满族、壮族、土家族等。辖区东西最长距离20千米,南北最长距离9千米,辖区总面积98.11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419.06人,耕地面积42平方千米,林地面积3平方千米。辖新辉路街道、卫北街道、荣校路街道、北干道街道、东干道街道、花园街道、和平路街道、王村镇、牧野镇,共9个乡级政区,另辖国家(新乡)物理与化学电源产业园区1个;辖有33个居民委员会、57个行政村;下设 145个居民小组、154个村民小组。
地处中纬度地带,地貌特征为平原。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四季分明,降水集中,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多雪。冬、春、夏、秋分别以1月、4月、7月、10月为代表,1月平均气温为0.1℃,4月平均气温为15.7℃,7月平均气温为27.2℃,10月平均气温为15.1℃。年均气温13.7℃,最高气温42.2℃,最低气温-20.9℃。年平均降水量587毫米,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2℃,出现在7月6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0.9℃,出现在1月13日;全年终霜日为4月13日。初霜日为10月28日,无霜期日数为197天。
区境内卫河流经南部和东北部,共产主义渠横穿北部,西孟姜女河从西南角流入,北上入卫河,人民胜利渠纵越南部区境,并有二支、三支向东、向西延伸,构成引黄灌区。卫河、共产主义渠、西孟姜女河、人民胜利渠均为泄洪排涝河道,受降雨影响。其水文特征是洪峰明显,涨落迅速而短促,流量大小悬殊,属典型的季节性河流。
主要文教科体卫行政事业单位:新乡市牧野区文化馆、王村镇综合文化站、牧野镇综合文化站、牧野区教文体局、幼儿园52所、中学4所、小学36所、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25所。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2个(国家C级电池检测中心、绿色电源研究院)、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农灌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其中省级4个,市级12个)、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2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卫生院2所、王村镇广播电视站、牧野镇广播电视站。
城区市政建设:辖区内有晋新高速、107国道、229省道、101省道、长济高速、京广高速过境。过境铁路有京珠高铁、京广铁路。自来水和供水率100%,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35%,工业污水处理率100%,建成区内使用燃气户数30657户,普及率45%。
主要工业介绍:牧野区是电池电源、民用车辆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白色家电、新型建材、包装印刷、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了电池电源、民用车辆等产业集群。2014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95.1亿元,比上年增加29.8%,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72%。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职工1.7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2.3亿元,比上年增加30.7%。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厂家,职工0.9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00.8亿元,同比增长35.5%。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16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3家。河南环宇集团列入省百强企业;工业园区2个,其中国家级有物理与化学电源产业园区,省级1个。
主要农业介绍:以种植小麦、玉米、谷子、棉花、花生、红薯等经济作物为主。主要土特产有小麦、玉米、谷子、棉花、花生、红薯等,此外还有罗卜、白菜、大葱、大芥、小芥、芹菜、西红柿等绿色蔬菜。
辖区重点名胜古迹:境内遗存有春秋时期卫国贤人蘧伯玉故居和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杨岗遗址、朱庄屯遗址、高湾遗址、西曲里遗址,以及太公庙、兴国寺、九源坊、大里法海寺、定国禅寺、定国村郭氏宗祠等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著名历史人物:明礼部尚书郭淐;
著名现代人物:著名音乐家关牧村,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女中音歌唱家。
民间传统文化有背妆、元宵节灯会、灯谜、豫剧。
电话区号是0373,邮政编码是453000,行政区划代码是410711。网址是http://www.xxmyq.gov.cn。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