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淇河 |
罗马字母拼写 |
Qí Hé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南阳市 镇平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以河流发源地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镇平县东部。流经柳泉铺、玉都街道、安字营镇。上游俗称“十二里河”,是赵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老庄镇杏花山的倪家沟,在安字营镇安字营村西纳三里河南流,于梨园村西、田寨村东北的两河口汇入赵河,长约24千米,流域面积约为168平方千米,径流量为923秒立方米。横跨河流桥梁有闫庄桥、东十二里河中桥、五里河桥等。该河流为外流河、地上河、常年河。
河流历史文脉和特色文化内涵的信息:汉时曾在两河口修平乡坡,后废弃,待到明洪武时,唐王府的护卫军在此修屯田堰。原来淇河流经梨园、廖赵庄村西,穰东西侧经九龙桥、五淇营村中、丁庄东、翟庄、小河南村北,又经李岗、王寨,到新野县彭营向西南流,在王集汇入湍河,自明初修屯田堰后,以人力扭转了淇河流向,才在两河口注入赵河,1996年以来,河上建引河渠1条,机电灌站3座,效益面积5000亩。1979年7月15日特大洪水,柳泉铺镇跨拦河坝6座,城郊乡跨拦河坝5座,安字营镇最高洪峰,流量达923秒立方米,闫庄、信庄、安字营、三冢洼、王洼一带,均漫溢成灾,平地水深1-2米。经多次修复,现有防洪能力为三年一遇,泄洪量360秒立方米。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