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黄河
罗马字母拼写  Huáng Hé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大河、德水
所在(跨)行政区  三门峡市  渑池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因河水中的泥沙含量较多,致使河水颜色变浑黄,故名。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渑池县北部。由陈村乡槐朳村西入境,流经陈村乡、坡头乡、段村乡、南村乡四个乡,止于关家村东1.5千米处,入新安境。渑池县境内黄河长58.50千米,占渑池边界的三分之一,河床平均宽1400.00米,水面宽200.00米,最大洪峰1700秒/立方米,一般300至500秒/立方米。结冰期为12月至1月。流域面积约424.4000平方千米,一般流量为1.007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0.776立方米/秒,径流量为500.00立方米/秒。该河道是典型的宽河道、浅河床、主流游荡性河段。是一级河流。有涧口河、金灯河等31条支流。有黄河水利委员会小浪底库区河堤水库实验站等主要水文站。该河流为外流河、地上河、常年河。跨境河,渑池段属黄河中游,黄河绕流县境西、北和东北,略呈弧形,构成渑池与山西省平陆、夏县、垣曲的边界。黄河全长约5464.00千米,流域面积约79.5000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带来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母亲河”。相传,在黄河上游,有个黄家庄,一个叫“黄河”的姑娘被恶霸逼死了。她的亲人听说她是投河自尽的,便驾船沿河而下,寻找她的尸体,一路走一路呼唤她的名字。“黄河”之名由此而来。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