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硝河 |
罗马字母拼写 |
Xiāo Hé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濮阳市 清丰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硝河为宋代黄河决口冲流而成。黄河泛滥,水位抬高,两岸土生硝碱,而得名硝河。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清丰县西北部,阳邵乡西部。流经阳邵乡。发源于滑县白道口镇金堤河由阳邵乡西阳邵村入境,止于卫河,长约4千米,该河流为内流河、地上河、季节河,河流级别为一级支流。硝河,俗称“旱硝河”,有“水流无源,盈涸不时”之说。今硝河源于内黄县南部的梁庄镇小后河村,从内黄县县城中部通过,贯穿内黄县境南北,至清丰县苏堤汇入卫河,为卫河水系一排水河道,上游为硝河陂。硝河流经内黄梁庄、六村、后河、城关、马上,清丰阳邵等7个乡镇,干流全长56.5千米。硝河常年干涸,为雨源型季节性河流,迳流不足,河沟平时无水或少水。汛期排洪,承泄滑、浚、清、内四县涝水。由于雨量集中,易致局部洪涝灾害。流域总面积500平方千米,其中濮阳市境约100平方千米,长约4千米。建国后,多次疏浚,几次施工,裁弯取直,综合治理,并在入卫处建有留固闸一座,共6孔。硝河设计的是5年一遇排涝流量为45立方米/每秒。近年内黄县相继实施了引黄入内南线工程、东线工程,硝河一期治理,硝河二期治理以及硝河坡调蓄工程,同时为了让内黄县城硝河段有水,又实施了西线引水工程,对硝河两岸进行了绿化,先后植树30余万棵,建起了硝河绿色长廊。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