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济河 |
罗马字母拼写 |
Jǐ Hé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济水、官路河 |
所在(跨)行政区 |
焦作市 温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发源地名称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济河,又称“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东流入沁阳,经温县,至武陟县方陵入沁河,全长34.40千米。济河自沁阳市柏香镇西宜作进入焦作市境内,流经沁阳市、温县、武陟县,到武陟县大封镇董宋村注入蟒河,焦作市境内全长29.75千米。济河在温县境内位于温县北部武德镇。由亢村西入境,向东流经徐堡、大善台、新村、胡冯蔺、武德镇村、西张相,至广庄村流入武陟境内。该河为常年河地上内流河,境内长12.10千米,河床平均宽度30米,水深2米,径流量62立方米/秒,流域面积83.30平方千米。河流级别属小型河流。济水流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贤相名将、文人墨客不乏其人。如司马懿、李商隐、韩愈、白居易等,都曾游观济水,留诗作证。相传,在远古时代,黄帝与蚩尤曾在河北作战,因蚩尤能十里吐雾,黄帝打了败仗,退到太乙池王屋山的主峰天坛山上。黄帝“清斋三日,登山至顶,于琼林台祷上帝破蚩尤。帝遂敕王母降于天坛”“王母乃召东海青童君,召九天玄女,授破蚩尤之策。黄帝依命杀蚩尤于冀,天下乃无不克,海内安然”(杜光庭撰《天坛王屋山圣迹叙》)。从此,每年八月十五黄帝都到天坛上设坛祭天,故名曰天坛山。以后历代皇帝每年也都到天坛山设坛祭天。明清迁都北京后,皇帝祭天嫌路远,就在地球同一轴线上在北京建起了天坛祭天。可见,济水的荣耀与骄傲,它曾哺育了千秋万代的炎黄子孙。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