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淇河
罗马字母拼写  Qí Hé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清水河、响河等
所在(跨)行政区  鹤壁市  浚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淇河因发源地淇山而得名。
地理实体概况 2010年起,国家对全国湖河进行普查,确定山西陵川县棋子山下六泉乡小番底村六泉河为其源头。流经山西壶关县(另一源头)、河南辉县市、林州市和鹤壁市淇滨区、淇县、浚县,于新镇镇淇门西边入卫河,全长176千米,流域面积2248平方千米,属卫河流域海河水系。该河流为外流河、地上河、常年河。主要用途为水利灌溉。淇河水含沙量小,水流清洌,水味甘甜,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类标准以上,是中国北方污染最轻的河流之一。 淇河是浚县与淇县的界河,左岸为浚,右岸为淇,自淇滨区钜桥镇王寨村入浚县界,流经卫贤镇、新镇镇,境内长34.5千米,流域面积211.8平方千米。本段淇河地处平原,河床宽窄不等,宽处200米,窄处60米。最大安全流量800立方米每秒。淇河在刘庄与共产主义渠交汇而过,之下进入淇门西流入卫河。境内淇河主要作灌溉之用,沿河建有多处拦水坝和穿堤涵洞,引淇河水灌溉农田。 淇河历史悠久,在浚县境内留下了不少遗迹,如春秋时期的白沟,被黄河截断,改北上入卫河为南下流入黄河,留下了宿胥故渎。三国时期,曹操在枋城下枋木成堰,开渠引水东流,进入白沟,史称曹操故渠。后在隋朝永济渠开挖,该渠废弃,淇河又入卫河。《水经注》、《三国志·魏书》等均有记载。当然,由于淇河上游为山区,水大浪急,特别是汛期,极易引发大的洪水,导致卫河水患,给两岸带来灾难。 境内有淇河入卫处、淇门飞雪等风景名胜,《浚县志》有记载。《诗经》直接写淇河的古诗有39首之多。其中有“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淇水悠悠,桧楫松舟”等名句。前来淇河观光旅游的古代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高适等多达数十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