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洧河 |
罗马字母拼写 |
Wěi Hé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洧水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郑州市 登封市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曾在洧水一带建立部落,号有熊氏。当时,此河还无名,黄帝一部下建议在有熊氏的“有”前加三点水取名,称洧河。 |
地理实体概况 |
洧河发源于马岭山下紫罗池,流经大冶镇弋湾村入新密,纳绥水,流入新郑后为双洎河。在登封市境内长24.00千米,流域面积137.0000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0.01立方米每秒,河床平均宽50米。属季节性河流。河流沿岸建有王家庄水库,可灌溉面积300亩。传说,黄帝年迈选贤,为了考察儿子玄嚣和昌意的德行,分别给了他们一个装有能流二百里水的葫芦,让他们想法让水流三百里,从嵩山脚下汇入颍水。玄嚣和昌意各自多次试验失败后,发现将两股水合流,便能流三百里。黄帝通过此事教导儿子们:人心不齐,百事无成;万众一心,国家才能越来越强大。后来,把玄嚣葫芦里流出的那段河称为溱水,把昌意葫芦里流出的那段河称为洧水,两河汇流后流经自新郑市戴湾和长葛官亭这段称为“双洎河”。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