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京水
罗马字母拼写  Jīng Shuǐ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京粟河、运粮河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荥阳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据《荥阳县志.地理》(乾隆十一年版)记载:“京水河在县东北五十里,出嵩渚山东北,流入郑河”。另据《续荥阳县志.舆地》(民国十一年版)记载:“京水已入须水,实在县东四十里,五十里乃小京水入汴水之处,不得即谓之京水,非敢故异旧志,名实有不容诬耳。《旧志》:‘京水在县东五十里’,是误以小京水为京水,并以汴水为京水也。《方舆纪要》须水城注云:以京水由此入须水而名。京水已入须水,何能至县东五十里。五十里之小京水村,是因村中之水得名,非指其村中之汴水为小京水也。既别之为小京水,明明有大于此之正京水。郑县北有大京水镇,京索须三水合流,至其镇南,深广尚不能及汴水之半,汴水之非小京水,即此可证”;另记载:“京水出嵩渚山中支西涧,有二源,至杜垌村东北,合向北流,抵古京城坤隅,折而向东,又沿城东而北,自京襄城村南建火神殿始涸。至赵碾垌东北,有水长流,经兴国寺前,至白衣阁南,有大潭垴水西来入之。东流至白寨村南,与须水合流”。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荥阳市东南部,豫龙镇人民镇府南部2千米处,流经豫龙镇。源于岵山东沟,流经京襄城村,绕古城遗址南、东。赵年垌至兴国寺一段称“陈村河”,再下称“白玉岗河”,东流入须河,流经豫龙镇境长度为7.50千米,流域面积20.3100平方千米,河流等级为中型。该河流为内流河、地上河、常年河。相传东周时,郑国利用此河调拨粮食,取名“运粮河”,又叫“京粟河”“京城”南门在今京襄城村“南沟”外是运粮河最大码头。北宋时,东京汴梁今开封市建造宫殿,取自贾峪石碑沟的石料也是由此河运出。河自建国初方断续有水。在河道上修筑由京襄城水库。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