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洛河 |
罗马字母拼写 |
Luò Hé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洛水 |
所在(跨)行政区 |
郑州市 巩义市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古称洛水,后称洛河,沿用至今。 |
地理实体概况 |
洛河源出陕西省洛南县木忿沟,东流卢氏、洛宁、洛阳、偃师,纳丹、伊、瀍、涧诸流,至巩义市回郭镇刘村入境,流经回郭镇、芝田、康店、杜甫路、孝义、河洛、站街7个镇、街道,60余村,至巩义市河洛镇神北村入黄河。境内长33千米,流域面积约800平方千米。坡降0.5%,河道宽200~300米,水深2~4米。水量夏秋偏丰,冬春偏少,常年流量50-80立方米/秒,最大于1958年7月曾达到9450立方米/秒。因受黄河滚动影响,其入黄河口多次移于神堤、洛口、汜水之间。
解放后历年加修堤坝,保护河道,兴修水利。现有堤长50千米,绿化面积达44平方千米。巩义境内自上至下建有6座跨河铁路、公路大桥。主要支流有干沟河、曹河、沙(仨)沟河、坞罗河、石子河、西泗河、东泗河。河流级别二级。河流为地下河。流向西南至东北。主要水文站有益家窝站。水产品资源有杂鱼、鲫鱼、鲶鱼、鲤鱼等。洛河水利开发历史悠久。域内洛河设有渡口7处。引洛水灌溉,对巩义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很大。以洛河与黄河交汇为中心的地区被称为“河洛地区”。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