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黄河
罗马字母拼写  Huáng Hé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中牟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说文解字》中称黄河为“河”,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称黄河为“河水”,《水经注》中称“上河”,《汉书·西域传》中称“中国河”,《尚书》中称“九河”,《史记》中称“大河”。到了西汉,由于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有人称它为“浊河”或“黄河”,《汉书》有“使黄河发带,泰山如厉”的记述,但未被普遍认可,直到唐宋时期,黄河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
地理实体概况 黄河位于中牟县北部。是中牟县与原阳县的分界线,境内全长39.28千米,西起杨桥,东至狼城岗,并设有赵口,杨桥、两个闸门,是黄河的险要地段。平均水深10.00米,河宽3-4千米,两岸大堤相距6-14千米,流域面积400.0000平方千米。径流量1000.00立方米/秒。是2级河流。该河流为外流河、地上河、常年河。沿途设有杨桥、三刘寨两大灌溉区,设总干渠、分干渠510条、总长625.75千米,排水沟237条、总长468.50千米。使大部分沙荒、沼泽、盐碱之地变良田,一向荒凉的“北大荒”盐碱窝,成为稻米之乡。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蒋介石集团妄图以水代兵,阻止日军西犯,先后扒开中牟赵口、郑州花园口大堤,造成震惊中外的黄河大泛滥。共淹没豫、皖、苏三省四十四县,五万四千平方千米地区沦为泽国,八十九万人葬身洪水,一千二百余万灾民流离失所。被淹村庄二百八十九个,中牟县淹没村庄一百六十个。县城坍塌仅余房屋二十三所;淹、饿而死者一万六千余人,流离失所者七万余人,受灾者十四万七千余人。财产损失无以计数,凄惨情景目不忍睹。旧志记载有:“河水日长无止期,喷来黄沙没腰肢”。正是历劫情景的真实写照。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