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轘辕山
罗马字母拼写  Huányuán Shā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洛阳市  偃师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该山与其连麓的山阜,组成车辕形的山体,其北坡道路曲折险阻,故名轘辕山。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府店镇东南,所在行政区为府店镇。海拔657.1米。所在山脉为邙山。新版《辞海》解释说:“山名,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接巩义、登封二市界。因山路有十二曲,盘旋往还得名。形势险阻,历代为控守要地”。《辞源》解释说:“险要的道路”,“路形若辗(辕)而又轘曲”,“山路险阻,凡十二曲,循环往返,故称轘辕”。轘辕山东接太石(嵩山),西连少室,是河洛地区通往汝颍的必经之地。《淮南子》 一书里,记载了一则夏禹开凿轘辕道的故事:“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这是一则有现实生活基础的神话。据史志记载,汉武帝、唐高宗、武则天、清乾隆皇帝、民国时的蒋介石,都从洛阳往嵩山游览过。在去之前,都要组织人修轘辕道,是劳动人民的艰辛劳作开通了轘辕古道。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修筑的207国道,经过偃师通往登封,遂在轘辕山北坡凿山开石,修成柏油马路,如今各种汽车往来如流,再也不是唐代诗人周俶在《轘辕道》一诗里写的“轘辕道路绕崇冈,百折崎岖似太行”那样的情景了。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