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信阳市 |
罗马字母拼写 |
Dàbié Shānmài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浉河区 大别山脉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历史名人的感叹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中国中部山原,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介于北纬30°10′~32°30′,东经112°40′~117°10′。大别山脉西接桐柏山,东延为(也称皖山)和张八岭,三者合称淮阴山,西段作西北—东南走向,东段作东北—西南走向,是长江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大别山中山面积约占全部山区15%,其馀多为低山丘陵。山间谷地宽广开阔,并有河漫滩和阶地平原,是主要农耕地区。山地多深谷陡坡,地形复杂,坡向多变,坡度多在25°~50°。大别山地势较高,南北两侧水系较为发育,分别注入长江和淮河。注入长江的主要河流有蕲河、浠水、大悟河、滠水、潜水等;流入淮河的主要河流有□河、竹竿河、潢河、灌河、史河等。一般海拔500~800米,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山地地质构造基础是古生代华力西中期的秦岭大别山褶皱带。主要由前震旦纪地层和侵入岩构成,以花岗岩、片麻岩等为主。麻城以东部分受燕山运动影响更为显著。山地经褶皱後,曾一度准平原化。现今山地轮廓为此後的断层运动所形成。断层运动至今仍在进行。大别山脉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徵,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光同季,雨热同季,具有优越的山地气候和森林小气候特徵,具备森林的气候优势。年平均气温12.5℃,最高气温18.7℃,最低气温8.8℃,极端最高气温37.1℃,极端最低气温-16.7℃,1月份最冷平均温度0.2℃,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夏季平均温度22℃,冬季平均气温10℃,≥10℃积温4500-5500℃,气温年较差21.8℃。平均降水量1832.8毫米,年降水日数161天,空气相对温度平均79%,年日照时数平均1400-1600小时,年雾日102天,太阳平均辐射量110千卡/cm2,无霜期179-190天,年平均气温比附近的市、镇分别低5.2℃,降水比附近的地区多360毫米。山脉南北侧修建了许多水库,有梅山水库、佛子岭水库、白莲河水库。原来森林葱郁,但长期遭受破坏,覆被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水库寿命也受到影响。现存森林以马尾松、杉、栎类为主。大别山区是中国茶叶主要产区,皖西的六安瓜片、豫南的信阳毛尖、鄂东北的汉绿都较著名。大别山区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 |
备注 |
1 |
|
|
|